上好勞動這門成長必修課

張雪琴

江蘇徐州,一家幼兒園開設生活勞動類課程,老師帶孩子們學習燒火做飯、裁布縫衣、種地養花等技能;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探索勞動教育新模式,開展“勞動耕讀”實踐活動;江西九江,一所中學在校園裡打造“快樂農場”,讓學生在育苗、培土、施肥中體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近年來,勞動教育成爲許多學校的亮點、特色,得到學生、家長和社會好評。

勞動是成長的必修課,開展勞動教育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採取適應當前環境和條件的有效措施,加強勞動教育,組織好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勞動習慣,學會勞動、學會勤儉。”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一系列頂層設計、系統部署,推動勞動教育有效開展,育人成效不斷提升。據統計,2023年,全國有81.6%的中小學校建立了勞動教育清單,建成14.7萬個校內外勞動教育實踐場所。開展勞動教育的基礎不斷夯實,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參與度越來越高。

也要看到,勞動教育在實踐中還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如何避免勞動教育出現重形式輕實質傾向?如何讓勞動課堂形式更豐富、內容更吸引人?如何將勞動教育與孩子們的日常生活聯繫得更緊密,確保學以致用?需要拿出更有針對性的舉措,推動勞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遵循學生身心成長規律設置課程,是提升勞動教育成效的關鍵。這就要求以更嚴謹、專業的態度,對勞動教育相關課程進行深入研究、系統規劃,使教學安排與學生各階段能力、心理相匹配。有的勞動課佈置的課後作業超出孩子能力範圍,變成了“家長作業”,與初衷不符。要認識到,勞動課不是簡單給孩子安排點動手乾的活就算完了,而是要根據孩子每個成長階段的特點“因時制宜”“因材施教”,讓勞動課能鍛鍊孩子,更能啓發孩子,真正發揮勞動教育的育人功能,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對勞動教育來說,教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我國勞動教育教師存在缺口,不少學校的勞動課教師並非專職,往往由其他學科老師兼任。這容易導致教師花在勞動課上的時間相對不足,影響教學質量。當然,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差別較大,不可能在師資配備上搞“一刀切”“齊步走”,但進一步充實勞動教育師資、提升勞動課教師能力素養,應成爲共識和方向。《意見》明確要求“多舉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出“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聘請相關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對承擔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等措施。相信隨着實踐的推進,師資隊伍必將日益壯大、教育水平也將越來越高,爲勞動教育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是各方的共同責任。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積極探索、開拓創新,不斷提升勞動教育質量,定能讓更多孩子愛上勞動、享受勞動,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進而實現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作者爲鄭州輕工業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

《 人民日報 》( 2024年09月0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