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總募資額將超3100億元,佔全球募資總額一半有餘

作 者丨楊坪 黎雨辰 王如妍

編 輯丨林虹

圖 源丨圖蟲

在註冊制的持續推進之下,2022年上半年仍是IPO大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2年1至6月,共有176家IPO企業完成發行(按發行日期統計,下同),其中滬市主板上市15家、深市主板上市13家,科創板、創業板上市企業分別爲53家和72家,北交所上市企業23家。

整體來看,IPO項目較2021年同期的266家出現下滑,但IPO募資規模卻顯著提升。今年上半年IPO募資總規模達2601.86億元,同比增長19%,平均每家企業募資14.78億元。

其中,上半年還出現了兩個百億級的IPO項目,中國海油、晶科能源分別IPO募資322.92億元和100億元。

普華永道中國北部審計主管合夥人王崧指出:“上半年得益於多個大型上市項目的支持,上交所和深交所的總融資額佔全球近一半。鼓勵紅籌迴歸及註冊制改革的深入將持續利好A股市場,在科創板和創業板上市主力板塊的推動下,下半年新股發行有望提速,我們預計2022全年A股市場IPO企業數量將達330-380家,全年融資額有望再創新高,達到5600-6350億元人民幣。”

科創板募資規模首次超過主板

從地域看,廣東延續了往年IPO大省的地位,176家上市企業中共有35家來自廣東省,佔比20%。江蘇省則以29家上市企業位列第二,浙江省以22家位列第三,分別佔比16%、12%。來自北京、上海的上市企業分別有17家和14家,佔比分別爲10%、8%。

從募資金額看,A股市場2022上半年最大一單IPO募資爲中國海油,其是國內最大的海上油氣生產運營商,於今年4月21日在上證主板上市,發行29.9億股,募資總額高達322.92億。該IPO項目由中信證券保薦、中信與中金證券聯合承銷;排名第二的企業晶科能源,募資100億元,亦由中信建投與中信證券聯合承銷,中信建投保薦。

作爲註冊制下最爲受益的領域之一,頭部機構仍是上半年最大“贏家”,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分別有22家、20家和13家企業成功上市,募集資金總規模分別爲671.20億元、402.85億元和219.82億元。

分板塊來看,註冊制下雙創企業募資金額維持高位。創業板和科創板IPO企業共125家,占上半年A股總IPO項目的七成以上,兩大版塊分別募集資金901.27億元和1114.42億元。科創板募資規模首次超過主板。

北交所作爲主攻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後起之秀,成立雖仍未滿一年,卻也正引導券商資源佈局發生傾斜,其“存在感”不斷提升。2022年上半年,北交所募資總金額爲41億元,佔比2%,不過在IPO發行數量上已達到23起。

針對相關市場表現,安永北京主管合夥人楊淑娟分析稱,2022上半年,以半導體、芯片爲代表的硬科技企業上市活躍,或成爲推高相關板塊籌資額的主要原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2022年A股上市企業也注意到,IPO企業多以科技企業爲主,其中戰略新興產業更是IPO“主力軍”。

從行業分佈來看,上市數量最多的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合計有27家企業上市;其次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合計20家企業上市;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分別都有15家企業上市。

A股IPO募資額居全球之首

如果以新股上市日測算,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新股達到169只,總募資額將達到3119億人民幣(約合400億美元),佔全球IPO募資總額的一半有餘。

根據安永統計,受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地緣政治及疫情等因素衝擊,全球上半年IPO數量和籌資額銳減,共630家企業全球上市,籌資額954億美元。A股市場的IPO不論數量還是募資額均超過全球其他資本市場。

隨着註冊制的持續推進,A股市場新股首日破發已經較爲普遍,今年上半年合計有40只新股首日破發,占上市新股總數的24%,超過去年全年。2021年全年,首日破發的新股總數爲22只,佔當年新股總數的比例僅4.2%。

不過,進入5月以來,隨着市場行情逐漸好轉,新股首日破發情況有所緩解,2022年5月以來僅4只新股首日破發。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新股發行估值偏高以及企業本身質地是引起新股首日破發的重要因素。

根據Wind數據整理,剔除15只存在未彌補虧損和無(可比)市盈率數據的新股,在剩下的152只新股中,有88只新股發行市盈率高於首發時行業平均市盈率,佔比超過一半。生物科技與健康、材料與科技、傳媒和通信IPO以高市盈率發行的現象較爲嚴重。此外,由於發行市盈率較高,97只新股出現超募。

根據統計,40只首日破發新股中,有9家屬於虧損企業,28家企業上市時超募,其中今年超募比例最高的新股萊特光電,其主營業務爲OLED終端材料和OLED中間體,下游客戶主要爲國內主流OLED面板廠商。

該公司在科創板上市時,原計劃募資1.42億元,最終募資8.87億元,最終上市首日公司即破發,股價下跌13.83%。

上半年IPO申報企業突破557家

除了新股數量和募資額維持高位外,今年以來企業的IPO積極性依舊不減。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1月至6月,共有557家企業申報IPO,截至2022年6月30日,A股IPO在審企業共計1083家。其中,滬主板168家,深主板148家,科創板187家,創業板445家,北證135家。

面對企業高漲的上市熱情,監管層仍“嚴把入口關”。根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A股IPO發審委/上市委共計審覈257家企業,其中,228家通過,15家未通過,6家暫緩,1家暫緩後撤回材料,7家取消審覈,A股IPO整體通過率爲91.20%。

具體來看,上半年被否的15家企業中,主板8家,創業板7家,被否原因主要集中在財務數據真實性、持續盈利能力、同業競爭、關聯交易等數個方面。此外,上半年還有135家IPO撤回材料,創業板佔比48.89%。

在業內人士看來,隨着註冊制改革不斷推進,2021年以來各政策的持續傳導讓資本市場層次結構更加多元,也在利好創新型企業的同時,推動券商工作重點由量轉質。

“在上市公司質量方面,近期有很多政策規則出臺,包括招股書質量的新批指導意見、保薦機構淨值調查質量和內控現場檢查工作的監督規範等。在市場化和多層次資本市場上,主要事項則包括了科創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以及北交所整轉板制度的修訂。”楊淑娟表示。

本期編輯 馮展鵬 實習生 林曦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