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特色”比拼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政銀企”對接會後兩天,西安駿馳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接到省內兩家金融機構打來的電話。“他們想深入瞭解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有意向和我們合作。”7月22日,公司總經理劉少利說。

該公司此前參加了由陝西省發展改革委組織的“政銀企”對接會。對接會上集中介紹了包括西安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在內的40多個縣域產業項目。

“政銀企”對接會後,陝西省發展改革委“馬不停蹄”地組織召開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全省各市、縣(市、區)交流研討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抓什麼”“怎麼抓”。

面對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發展縣域經濟既是扭住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抓手,又是推動鄉村振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

陝西約八成土地、一半以上常住人口、四成多地區生產總值在縣域,且諸多基礎性、發展性、戰略性資源集聚在縣域。推進高質量發展,譜寫陝西新篇、爭做西部示範,動能活力在縣域,優勢後勁也在縣域。

該如何激活縣域經濟潛力?陝西把着力點放在做好做足“特色經濟”文章上。

縣域經濟的本質就是特色經濟,縣域競爭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經濟特色化的程度和水平。

“十四五”開局之年,陝西出臺《關於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強化縣域分類管理,實施“一縣一策”,着力抓好縣域優勢主導產業培育和特色產業發展。全省83個縣(市、區)依託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遊則遊,總計確定160多個主導產業,明確了自身競跑“主賽道”。

洛川蘋果年產量突破100萬噸,府谷鎂產量穩居全球第一,石泉躋身全國預製菜產業百強基地,留壩民宿火爆“出圈”,岐山汽車製造異軍突起……一批比較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主導產業,帶動縣域“爭先進位”。

去年,陝西出臺《關於支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接續政策措施》,強化各縣(市、區)功能定位,引導縣域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指導縣(市、區)深挖“土”的資源、放大“特”的優勢、延伸“產”的鏈條。

全省83個縣(市、區)分爲45個產業功能縣、26個農產品主產縣、12個生態功能縣。其中,產業功能縣下功夫推動資源依賴向科技賦能轉變,推動企業向專業園區集中、產業向集羣化發展、產業鏈向中高端延伸;農產品主產縣堅持農業優先發展,着力推動“地理標誌”產品保護開發,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推動農產品精深加工、倉儲物流和終端銷售,加快三產融合示範園和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生態功能縣積極發展生態產品和生態產業,加快綠色循環發展,採用“平臺+景區+農戶”模式,打造全域旅遊精品路線,加快推進民俗產業發展和民宿、餐飲、休閒服務標準化和便利化,打造一批服務業強縣和文化旅遊名縣。

陝西找準縣域定位、明晰發展路徑,拿出真金白銀和務實舉措,支持引導各縣(市、區)打造平臺、做優載體,推進縣域主導產業特別是工業產業入園發展、組團發展、鏈羣式發展,進一步增強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核心牽引力。

同時創新工作機制。陝西召開季度工作交流會,擇優選取縣(市、區)委書記“打擂臺”;優化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覈評價,按年度對不同類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覈評價,評選表彰10個“突出貢獻縣”、10個“發展潛力縣”,深挖縣域潛力,增加全省縣域經濟的韌性和厚度。

“落一子活全局”。陝西縣域經濟地位不斷凸顯、規模不斷壯大、結構不斷優化、效益不斷提升。“陝西縣域經濟發展已經跨過從‘無’到‘有’、從‘有’到‘育’,進入從‘育’到‘優’的深化、提升、跨越新階段。”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徐田江說。

去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1.62萬億元,佔全省經濟總量的48%;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平均規模達到195.25億元,較上年增加4.43億元;生產總值超200億元的縣達到24個,其中全國百強縣2個、西部百強縣8個。

今年上半年,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延續好的發展態勢,增速高於全省。

“今年,我們將繼續深耕細作主導產業,加快園區提檔升級,加強投融資(平臺)賦能,持續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全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邁出新步伐、跨上新臺階。”徐田江說,“力爭全年縣域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1.5萬億元,縣域園區工業產值增速達到7%,縣域經濟增速高於全省增速1個百分點。”(記者 楊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