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鮮明的縣域經濟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屬於我國最基礎的行政區劃型經濟形態。當前,如何有效引導新質生產力在具備條件的縣域落地生根,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以點帶面助推縣域邁上高質量發展之路,是經濟工作的一項重點任務。
縣域經濟在區域經濟佈局中處於承上啓下的重要聯結點,一頭連着都市經濟,另一頭連着鄉村經濟,是農業人口市民化的重要入口。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1866個縣域佔國土面積約90%,縣域總人口占中國大陸總人口比重約爲52.5%,地區生產總值佔GDP的38.1%。同時,由於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分割,縣域與市轄區之間存在發展差距,大城市“虹吸效應”比較明顯。在縣域新質生產力培育過程中,必須正視現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尋求解決之道。
從產業結構上看,縣域產業結構不優化,普遍缺乏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羣。除工業實力較強的部分百強縣外,大部分縣域產業結構較爲單一,多以原料加工、資源型產業爲主,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傳統產業比重過大且轉型升級不充分。同時,縣域產業特色化、專業化、品牌化建設不足。縣域普遍缺乏龍頭企業,研發能力低、創新意識不強,產品仍集中在初級加工或貼牌、代工生產等中低端領域。
縣域生產要素流動仍不順暢,要素保障仍然不足。部分縣域營商環境亟待提升,行政審批“隱形門”“彈簧門”尚未徹底打破。縣域金融環境有待優化,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存在,限制了企業擴大再生產。此外,對比中心城市,廣大縣域在創新創業環境、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存在突出短板,缺乏高水平的科教資源,在人才職稱評定等方面仍面臨制度性障礙。
有鑑於此,只有實現技術和市場在縣域的同頻共振,才能培育出厚植縣域產業基礎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場景。要堅持問題導向,制定以縣域爲單元的差異化政策體系,推動各縣(市)立足主體功能定位、發展基礎、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努力推進縣域產城、產教融合發展,走好“宜糧則糧、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的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
對地處城市化地區的縣域,應加強與國家超大城市羣核心功能對接,承接人口、產業、功能外溢,加大重大產業平臺建設與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推動超大城市羣科研成果的落地轉化。探索與高等學校、大院大所建立結對合作關係,鼓勵科研人員開展彈性服務。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培育與中心城市產業鏈協同互補、錯位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引導具備規模化生產效應的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在縣域佈局。樹立產業品牌意識,集中資源培育具有良好市場空間的“拳頭”產業,對符合新消費需求、新商業模式、新增長動能的產業,抓緊做實產業規劃、完善配套條件,有的放矢推動發展。
地處農產品主產區的縣域,要不斷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延長農業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引入種苗、畜牧、新型化肥、高品質飼料等農業科創成果,複製推廣“科技小院”等農業科技微平臺經驗。地處沿海的縣域應當充分做好海洋這篇大文章,打造海洋牧場,做強“藍色糧倉”,在具備條件的海域加快開展海上風電、波浪能及潮汐能等海洋能源技術創新,在海洋新材料、深海探採、海洋合成生物等領域努力探索海洋未來產業新賽道。
屬於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域,應當加快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築牢生態屏障。重點推進低碳環保、循環經濟等綠色產業的創新應用,積極開展非化石能源、生物質能轉換等科技研發。引進生態型項目管理運營思維,對鄉村服務業進行系統化改造。依託良好的環境風貌,推動文旅科技賦能,培育智慧旅遊沉浸式體驗新空間、虛實場景互動、鄉村數字藝術等業態。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和科創平臺佈局,加快縣域人才培養機制改革,構建縣域人才成長“立交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林學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