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文化,如何開啓寧德新“時代”?

寧德的理想與現實之間,隔着一層“窗戶紙”。

01 現實與理想的失衡

提起寧德,恐怕多數人會首先想起蜚聲海內外的寧德時代。作爲全球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佔據了全球近一半的市場份額,像特斯拉、蔚來、理想等頂尖新能源汽車品牌,均搭載着它的電池馳騁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在寧德時代的帶動下,工業也成爲了當地的經濟支柱之一。根據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寧德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07.33億元,同比增長8.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2136.12億元,同比增長11.8%,佔比高達56.1%。相對而言,服務業則顯得有些黯淡無光,增加值增幅低於工業增加值10.3個百分點,對此,當地政府也直言不諱的指出,“行業發展亮點不多,亟需補齊短板。”

當然,亮點不多並不代表沒有亮點,例如文旅產業。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寧德旅遊業創造了歷史新高,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分別達到6207.29萬人次和579.49億元,同比增長46.6%和59.3%。

只是,與年收入已超4000億元的寧德時代相比,寧德文旅產業的年收入還不及其一個季度。對比熱門旅遊城市,寧德同樣相形見絀。2023年,上海、成都、廣州、武漢、西安等熱門旅遊城市旅遊收入均超3000億元,北京更是超過5000億元。對比福建省內,寧德與泉州、福州的差距也肉眼可見,2023年旅遊收入僅爲兩者的六成左右。

而且,在攜程等OTA平臺發佈的各類TOP榜單中,也鮮有寧德的身影。耐人尋味的是,在攜程去年發佈的《中秋國慶旅遊總結報告》中,寧德卻位居值得一去、人少景美的“反向遊”目的地之列。甚至於,隸屬於寧德的霞浦縣,似乎也比寧德受歡迎,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它入選了途牛發佈的十大縣域旅遊熱門目的地。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寧德對於文旅產業的遠大理想。在《寧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專項規劃》中,寧德提出了建成全國知名的山海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以及到2025年,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分別達到7500萬人次和1000億元等發展目標。結合2023年的“文旅成績單”來看,若想完成此目標,意味着在2024-2025年間,寧德的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的年均複合增速要達到9.92%和31.36%,壓力着實不小。

顯然,寧德希望將文旅產業打造成爲新的“寧德時代”。但在現實與理想之間,該如何跨過兩者之間的溝壑?

02 資源與目標的反差

事實上,寧德的理想,並不遠大。

根據蘆坪崗考古發現,寧德早在距今1萬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最早出現在文字記載中,是在先秦時期,彼時這裡爲閩越族駐地。晉太康三年,設溫麻縣,這是寧德最早的縣級行政機構。元至元二十三年和清雍正十二年,寧德又分別升爲福寧州和福寧府。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這裡誕生了明末清初著名佛教律宗大師釋圓瑛、唐朝著名詩人薛令之、南宋著名理學家陳普。與此同時,張元幹、戴復古、黃公度、辛棄疾、文天祥、謝翱等詩詞大家均曾到此遊歷,並留下了諸多曠世佳作。例如,黃公度到此觸景生情,爲了表達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寫道:“閩越江南此地分,鮑娘詩句尚能存。客懷未覺今宵好,家住壺山煙雨村”。

從古至今,一座城池之所以能夠吸引文人雅士在此停留,往往擁有令人如癡如醉的景色。寧德,依山傍海、山巒聳立,大山高崖之間溪流潺潺,山間平原河道密佈,沿海島嶼星羅棋佈,獨特的地理風貌造就了閩東獨特的山海文化。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寧德自近代以來還孕育了潘天壽、沙耆、陳之佛、陳逸飛、賀友直等諸多知名畫家,或許山海文化帶給了他們無盡的創作靈感。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壯麗的自然景觀,也讓寧德坐擁能夠比肩國內乃至全球的優質旅遊資源。例如,被譽爲“海上仙都”的太姥山、“天下絕境、宇宙之謎”的白水洋、“鴛鴦故鄉”的鴛鴦溪。

據史書記載,太姥山原名爲“太母”,因堯的母親曾在這裡羽化飛昇而得名。因靠近東海,相傳東海中的衆位仙家常來此聚會暢飲,因此又稱“海上仙都”。三面臨海的太姥山,以峰險、石奇、洞幽、霧幻“四絕”聞名遐邇,集山、海、川、島於一體,融自然人文於一爐。

無論是逶迤連綿的青山、鬱鬱蔥蔥的林木以及林立的怪石,還是澄澈碧綠的湖水,這裡應有盡有。尤其是太姥奇石,雕鏤萬態,形神兼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中尤以綿延數千裡的“九鯉朝天”和“二佛談經”最爲壯觀雄偉,古人也曾賦詩道:“太姥無俗石,個個皆神工,隨人意所識,萬象在胸中。”

與威嚴壯麗的太姥山相比,白水洋·鴛鴦溪則那麼的靜謐和浪漫。白水洋最具特色的,莫過於由3塊平坦的萬米巨石組成的“十里水上長街”——寬闊的平底基岩河牀,溪流平緩且清澈見底,水至深處不過膝蓋,在陽光的照耀下洋麪波光粼粼一片白熾——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淺水廣場。

如果用一首詩來總結,那就是:

鴛鴦溪長達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谷幽水淨,早在100多年前就曾有鴛鴦在此棲息,現在每年都有數千對鴛鴦不遠千里從北方來此過冬,因此也被譽爲“愛侶聖地”、“鴛鴦故鄉”。

不僅於此,鴛鴦溪還以各具特色的瀑布聞名於世,其中尤以百丈漈瀑布風格最爲獨特多變,每逢豐水時節,站在瀑底向上望去,可見風捲雲舒與氣象萬千。在百丈漈瀑布的後面,還有一處“水簾洞”,相傳是當年孫悟空奉觀音娘娘之命來保護鴛鴦時,用佛法從花果山轉移而來。古人曾這樣形容百丈漈:“萬仞高巖望眼舒,青苔斑駁上天衢。欲將百丈長流瀑,洗盡人間垢與污。”

除此以外,寧德還有周寧九龍漈鯉魚溪景區、福安自雲山、三都澳、霞浦灘塗、霞浦赤岸、古田臨水宮、福鼎嵛山島、支提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等著名景區。值得一提的是,“閩東北親水遊”線路還被評選爲“CCTV全國完美假期十佳線路”之一。

顯然,坐擁如此富饒的文旅資源,寧德在“十四五”期間提出的“全國知名的山海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發展目標,着實有些低調。但另一方面,爲何寧德的文旅產業始終難以成爲國內“頂流”?

03 寧德與西安的差距

《寧德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專項規劃》曾經指出,當下寧德的文旅產業結構、產品體系以及基礎配套都亟待提升改善。例如寧德多數文旅產業融合項目浮於表面,缺乏創新力,市場號召力弱;在全民休閒時代,消費者對品質生活、互動體驗、個性定製、便捷服務的要求更高等。

但根據邁點的觀察,目前寧德文旅產業的問題並不在於業態、產品、基礎設施等層面。反而經過多年的培育,寧德在上述層面已經愈發完善,甚至可以說已經具備了顯著的競爭優勢。

從旅遊資源的角度上看,前述分析已經清晰表明,寧德兼具文化底蘊與自然景觀,集山、海、川、島、湖、林、洞於一體,即使是西安、杭州這樣的熱門旅遊城市,也有所不及。在此之上,寧德又推出了紅色之旅、行攝之旅、暢快之旅、自駕之旅、朝聖之旅、浪漫之旅、康養之旅、度假之旅、體驗之旅、風情之旅、研學之旅等多種業態及產品,同時基於當地風土人情,還推出了諸多非遺、民俗體驗活動,文旅融合發展已經走在全國前列。

從旅遊要素的角度上看,寧德的美食特產種類之多讓人應接不暇,例如蕉城的洋中拌粉、飛鶯扒雞等,屏南的芋頭面、鴛鴦粿、米燒兔、八寶胡蘆鴨以及久負盛名的福鼎白茶等。因爲高度發達的工業以及寧德時代的存在,寧德的酒店設施較爲完善,雖然過去主要以商旅爲主,但近些年來像洲際、亞朵等頭部酒店集團,已經開始着手佈局休閒度假酒店,與此同時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推動下,當地民宿業也發展迅速。隨着近十年來合福高鐵、衢寧鐵路的相繼開通,以及城際高鐵規劃的提出,寧德正逐步由過境鐵路向樞紐鐵路轉變,交通也愈發完善。

那麼,寧德文旅產業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邁點認爲,是缺乏強有力的文旅IP。例如,提起杭州會想到西湖,提起濟南會想到趵突泉,而提起寧德,恐怕多數人還是會想起寧德時代,而非太姥山或者白水洋·鴛鴦溪。

那麼,如何破局?西安的做法,或許可以起到借鑑意義。與寧德如出一轍,西安同樣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質的旅遊資源,但在抖音興起之前,即使坐擁兵馬俑這樣的頂級文旅IP,文旅產業發展似乎也是不溫不火。

轉折,出現在2017年。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彼時抖音上突然涌現了大量關於西安的夜景、美食文化、古城牆等短視頻內容,尤其是在永興坊的摔碗酒視頻,瞬間讓西安一摔而紅,再加上那首兼具古韻與現代氣息的《西安人的歌》,迅速俘獲了年輕人的芳心。截至2018年4月底,抖音平臺上關於西安的相關視頻超過61萬條,播放總量超過36億次,回民街、大雁塔也一躍成爲了遊客的打卡聖地。

隨後,西安市政府也趁熱打鐵,專門召開了關於如何利用抖音對西安的美食、美景等進行宣傳的專題會議,並策劃了像“西安年·最中國”等一系列的文化主題活動,西安也逐步發展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抖音之城”,並穩居各大OTA平臺發佈的國內十大熱門旅遊城市之列。

對於寧德而言,如今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那個東風,就是文旅IP的打造。在這個過程中,重要的不是大二全,而是要找到一個強有力的突破口,以點帶面,並將文化底蘊與潮流風向相結合。例如太姥山既然素有“海上仙都”的美譽,那麼是否可以還原古代衆“仙家”的聚會場景,推出類似於漢服體驗的主題活動,成爲年輕人尋找真我的世外桃源?再比如福鼎白茶能否與年輕人喜愛的奶茶品牌推出聯名款,並將鴛鴦溪這樣具有深度寓意的文旅IP融入其中,藉此撬動年輕客羣?

簡而言之,文旅IP之於遊客而言,是一個非去不可的理由,是一種侵入心智的品牌價值,是一項與靈魂交織的情感慰藉。在這個“酒香還怕巷子深”的年代,優質旅遊資源、完善的旅遊配套設施只是基礎,出圈的密碼還是在於文旅IP的打造。因此,寧德的現實與理想之間,其實只是隔着一層“窗戶紙”。

04 結語

幾十年前,最高領導人在寧德任職時曾經總結了寧德的三大優勢:第一個是政治優勢,革命老區,有光榮傳統;第二個是山海資源優勢;第三個是寧德勞動人民的淳樸風氣和艱苦奮鬥精神。

如今的寧德,淳樸風氣和艱苦奮鬥精神已經在高度發達的工業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未來,能否開啓寧德的“新時代”,則在於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的山海資源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