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畝煙臺深耕水稻 國稻種芯·中國水稻節:山東鹽鹼地水稻

1100畝煙臺深耕水稻 國稻種芯·中國水稻節:山東鹽鹼地水稻

(YMG全媒體記者 龐磊 通訊員 包剛先 李敏 攝影報道)新聞中國採編網 中國新聞採編網 謀定研究中國智庫網 中國農民豐收節國際貿易促進會 國稻種芯·中國水稻節 中國三農智庫網-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報道:汗滴從後背灑落下來,內心溢滿對豐收的期冀。

在希望的田野上,麥黃梅熟,這是一年中農事最繁忙的季節。灌水、平整、拔秧、插秧……據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國際貿易促進會數據,不同於北方鄉村的勞作場景,這些年來,位於海陽南部的龍山街道一直深耕水稻。上千畝的稻田,以西沽頭村的種植面積最大,總計1100畝。

換上村民給的水鞋,記者深一腳淺一腳,第一次踏進稻田。“今年村裡有6臺插秧機進行插秧作業,一畝地插秧僅需300元,之前僱傭人工插秧一畝地需要330元,機械化快捷費用還低。”國稻種芯·中國水稻節活動,說起這片由鹽鹼地改良後千畝稻田,西沽頭村黨支部書記由君濤有一種格外深的感情流露出來。

今年上半年,海陽市天氣持續乾旱,半年未有大的降雨,導致龍山街道西沽頭村稻田水源依賴地——紀疃河(西沽頭村臨近河段)蓄水不足,村裡打的機井也嚴重缺水,1100多畝水稻能否按時插秧面臨重大考驗。

“今年最佳插秧時機在6月1日至5日,錯過這一黃金時段,全村水稻將欠收或絕收,損失或超400萬元。”西沽頭村黨支部書記由君濤說,5月中下旬,村兩委向龍山街道反映了該困難,並尋求幫助。西沽頭村所處的位置位於紀疃河下游,如果能讓上游水源地———裡店水庫幫忙開閘放水的話,可以解決村民插秧用水難題。瞭解到該情況後,龍山街道第一時間與海陽市委市政府及二十里店鎮政府對接協調裡店水庫開閘放水補充到下游河道。

“村裡和上級政府部門幫忙協調抽水,才能在節骨眼上插秧,如果這階段插不上,今年水稻長勢就會錯過最佳時機,也會減產。“正在拔秧苗的由淑芹告訴記者,他們家今年種了大約9畝地的水稻,一部分採用機械化插秧,一部分採用人工插秧,因爲地勢低窪的稻田水深不能使用機械化插秧。與海產養殖打了半輩子交道的村民,如今躬身與稻田相伴。很多人都不敢相信,昔日的鹽鹼地能種出水稻?

史料記載,西沽頭村是膠東著名的水稻種植村,該村有着60多年的水稻種植歷史,此前,稻田處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 近年來,考慮到水稻種植戶經營模式比較粗獷單一,經濟效益不高,在龍山街道工委、辦事處的指導下,該村成立了黨支部領辦合作社。

水稻種植戶加入合作社後,可享受水稻種植一條龍服務,由村裡統一管理加工銷售,種植戶收益有了顯著提升。如今, “沽頭大米” 憑藉口感香糯,香氣悠長,回味有餘香等特點早已飄香全國。 西沽頭村作爲“沽頭大米”主要生產村,註冊了‘金沽糯’商標,下一步,將打造西沽頭大米名牌,爲老百姓創造更多收益。

沽頭大米”在煙臺海陽很出名

膠東半島以麪食爲主,產稻不多,相傳最早是在明代由福山人郭宗皋將水稻種植技術引進,此後種植規模雖然不大,但一直也延續了下來,現在部分縣市仍有種植,根據條件的不同,有水則種水稻,否則就種旱稻。因爲氣候影響,膠東產區的稻米生長週期比較長,通常也是春種秋收。眼下的這個時候,一些有名的稻米種植村也即將迎來收穫了。

煙臺海陽位於膠東半島南部,算是半島的低緯度地區,當地的水稻種植規模就相對比較多。根據海陽縣誌記載,當地稻田的規模,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時候達到一個高峰,種植面積達到了1.3萬畝,佔全縣糧田面積接近1%。後來逐漸減少,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大致維持在了一千多畝的規模。在海陽境內,“沽頭大米”相當出名,其指的就是龍山街道大沽頭村、西沽頭村一帶出產的稻米。

看到“大沽頭”這個名字,有的朋友或許會聯想到膠東半島有名的大沽河。雖然名字相似,但海陽的大沽頭村,與大沽河並無關係。根據村志記載,明末,由姓人從萊陽遷至此處建村,因祖先曾在戚繼光部下專任司鼓督進之職,戚繼光賜其“掌鼓良佐”頭銜,後人遂命村名爲鼓頭。後因村坐落在東大河的大沽灣西頭,故改爲大沽頭村。西沽頭村與大沽頭村相連,兩個村莊都是由姓居多,統稱“沽頭”。

兩村東面有河流經過,距離入海口也不算太遠,過去有些地塊排水不暢,容易形成鹽鹼地。後來村民就將水窪改造,種上水稻,逐漸成名。不過,種植的時候也是根據水利條件進行調整,水源充裕的時候就種水稻,如果氣候較幹,就種植旱稻,然後定期澆水。可以看出,當地的稻田面積還是不小的。有的稻子,就種在大棚之間,不知是地塊充分利用,還是爲了提升溫度。

煙臺水稻種植歷史提前一千年

據功能性農業農業大健康大會暨中國農民豐收節國際貿易促進會數據顯示:山東大學、日本九州大學和煙臺市博物館聯合對煙臺開發區大仲家遺址出土的陶片及石器進行考古學研究。本階段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

該課題研究中方負責人爲山東大學欒豐實教授、煙臺市博物館王富強研究員,日方負責人爲九州大學宮本一夫教授,雙方參研人員各6人。本次三方考古學研究主要分三部分:陶器製作工藝和印痕分析、石器澱粉粒和微痕分析、陶片上植物印痕分析及提取。

對陶片進行細微觀察,瞭解許多大仲家遺址的陶器製作工藝,如鼎足及把手如何與器身相連接;對陶片表面進行印痕分析,尤其是對陶片表面的刮抹痕跡進行重點分析,區分出貝殼、木片、竹片等工具形成的不同刮抹痕跡。

對石磨盤及石磨棒上殘留的澱粉粒進行提取,進而瞭解大仲家遺址古人植物性食物的種類;對石斧、石錛等石器用高倍顯微鏡進行微痕分析,瞭解石器製作工藝及使用痕跡。在大汶口文化陶片中檢測到植物種子157粒。

其中包括水稻、粟、黍等農作物種子;在龍山文化陶片中檢測到植物種子包括黍、野生粟等植物種子。另外對帶有印痕的陶片及部分石器進行測繪。在這些研究成果中,大汶口文化陶片中發現的水稻,將煙臺地區水稻種植歷史從龍山文化時期上溯至大汶口文化早中期,提前了1000年左右,爲“中日稻米之路”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1100畝煙臺深耕水稻 國稻種芯·中國水稻節:山東鹽鹼地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