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不愧是全能省份,種什麼都很厲害 | 地球知識局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衆號:地球知識局

山東種植大省

文字:那日蘇

製圖:果慄乘 / 校稿:朝乾 / 編輯:果慄乘

如果評出中國最有“仙氣”的地名,那麼蓬萊一定高居榜首。

蓬萊,依海而生,因海得名。傳聞中八仙過海的目的地,就是這裡;《長恨歌》當中的“忽聞海上有仙山”,說得也是蓬萊。擁有千年歷史的山東蓬萊閣,位列中國四大名樓。

▲圖注:山巔危構傍蓬萊,水閣風長此快哉

(圖:圖蟲創意)

其實蓬萊的魅力遠不止於它的仙氣,這片土地同樣充滿了人間的煙火氣。如今,市面上那些令人垂涎的山東大櫻桃、長島海蔘、煙臺葡萄酒,都源自這片富饒的土地,它們的味道滋養着人們的味蕾,使這片仙境更加生動而真實。

▲圖注:人間仙境,名副其實

(圖:圖蟲創意)

你也許聽說過蓬萊仙境,但你未必真的瞭解現實當中的蓬萊。

山東省煙臺市,是中國北方著名海濱城市,擁有909公里的海岸線,蓬萊就位於這山與海的交界處。

▲圖注:橫屏山東行政區劃圖

我國的山東省,其實按照民俗和地形能分爲兩個部分,一是魯西,二是膠東。魯西和膠東的飲食、民居、方言等等地域文化都迥然不同。魯西更接近中原,而膠東則自成一派,是華北最有海洋文化氣息的區域。

從地圖上看,三面環海的膠東半島,像是從華北平原刺向東洋大海的一把利劍。

▲圖注:橫屏山東地形圖

而蓬萊,就在膠東半島的最北端,這座山海之間的小城下轄長山島等32個島嶼,每當海霧升起,海島在霧中隱約可見,彷彿海上仙山。

▲圖注:橫屏長島(圖:圖蟲創意)

背山面海的蓬萊,既有沿海地區的溼潤氣候,也有北方典型的四季分明。這裡年平均降水量在700mm以上,多的年景能接近1000mm,這在中國北方屬於降水比較多的地區。

煙威一帶,有“中國的雪窩子”之稱。冬天刮西北風的時候,發源於蒙古-西伯利亞的乾冷空氣經過渤海上空變得溼潤,然後一頭撞上丘陵起伏的膠東半島,讓包括蓬萊在內的煙臺、威海等地大雪漫天。

▲圖注:橫屏雪後的海濱城市有種別樣的浪漫

(圖:圖蟲創意)

農家有諺:“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睡”。厚雪覆蓋大地,就像給人地蓋上一牀厚厚的棉被,外面再冷,積雪下的溫度也不會降得很低,土壤淺層氣溫得以保持。

寒潮過去,又是農作物最需要水的初春。融化進土壤的雪水,補償了北方常見的春旱,增加了土壤含氮量,可謂是積水利田。

▲圖注:瑞雪兆豐年,五穀登豐收

(圖:圖蟲創意)

蓬萊位於山東丘陵地形區,地勢起伏較大。土地不平整的坡地很難種糧,但卻是種植果樹的好地方。山區晝夜溫差大,適合水果積累糖分。

山東半島種果樹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對外開放早、海上交通便利,方便果樹品種的交流和培育。

▲圖注:煙臺市如今的農業格局

與它對外開放的歷史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圖:圖蟲創意)

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山東大櫻桃。

我們現在吃的櫻桃分爲兩種,一種是本土小櫻桃,另一種是引進的大櫻桃。1871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思(John Livingstone Nevius),把歐洲甜櫻桃引進到煙臺來栽培,開啓了中國本土種植大櫻桃的先河。

▲圖注:除了櫻桃,倪維思還爲煙臺引進了品種優良的

蘋果、葡萄、草莓等水果苗木改良當地的品種

(圖:wiki)

如今,山東省是中國出產大櫻桃最多的省份。在省內,煙臺市大櫻桃的產量更是遙遙領先。

俗話說“櫻桃好吃樹難栽”,儘管蓬萊氣候溼度都非常適宜,但大櫻桃畢竟是外來品種,難免水土不服,而且培育種植還有諸多注意事項,紮根中國還需要果農們的不懈努力。

高靖,是一位來自蓬萊果農家庭的女孩。

在2018年之前,她有兩個身份,她在大學期間學習法律專業,畢了業之後在一家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很符合現代職場劇裡女性律政精英的形象。

另一個身份,就是自家農場的櫻桃銷售員。高靖家中有300畝地,主要種植櫻桃。隨着父母年歲漸長,家中櫻桃的種植和銷售,越來越依靠這個在城裡上過大學的女兒。

▲圖注:高靖家的果園還曾上過央視節目

(圖:《千城百味》)

兩頭兼顧消耗了高靖大量的精力,父母的辛勞也讓她開始重新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道路。

其實多年的律所工作,並沒有深層次地改造高靖的生活偏好。她說,她心裡還是更喜歡農村生活。繁華的城市和光鮮的職業雖然看着美好,卻不能給她帶來歸屬感,鄉村的恬靜、溫馨和自由,才最能讓她感到舒適。

於是在2018年,高靖下了決心,辭去了律所的工作,全心全意投入自家農場的櫻桃種植和銷售當中去。

▲圖注:從此,高靖開始了她的“鄉村振興”之路

(圖:抖音@與山於海)

談及到當時的心路歷程,高靖說:“那個時候也比較年輕,比較衝動一些,但是因爲家裡土地比較多嘛,那個時候想的就是再差,肯定是能混口飯吃的。”

然而事情並沒有她想得那麼一帆風順,煙臺作爲中國主要的櫻桃產地,當地很多品牌已經打出了知名度,比如福山大櫻桃、牟平大櫻桃,相比之下蓬萊櫻桃雖好,但因爲名氣比不上福山大櫻桃,商販不來收購。如果果農自己去運,運輸中又有消耗。

▲圖注:蓬萊櫻桃的困境,也成爲了高靖當時所面臨的困境

(圖:抖音@與山於海櫻桃果園悅享優選)

針對這個問題,高靖做了兩手準備。首先打鐵還得自身硬,先有好的產品才能進一步打開市場。爲了提升櫻桃的產量和品質,高靖和父母對家裡的果園做了大棚改造。

改造的前期投入很大,一畝地上棚、上鋼架、上棉被,要花去12萬元;更換果樹品種,像美早、黑珍珠這些,平均一棵樹就得1000元左右,如果說一畝地換上四十棵樹,就是4萬多塊錢。再加上灌溉設施的投入,平均一畝地的投入要到20萬。

改造完了家裡的20多畝地,本來是可以很快見到收成的,但由於初期家裡人都不熟悉大棚的管理技術,所以高靖的家庭農場遭受了連續兩年的重大虧損,近兩年才扭轉過來。

▲圖注:在高靖的精心打理下

改造後的家庭農場不僅賺到了錢,還非常漂亮

(圖:抖音@與山於海)

另一手準備,就是給蓬萊櫻桃找出路。

櫻桃這種應時應季的產品,銷售爲王。可酒香也怕巷子深,蓬萊大櫻桃個大飽滿、脆甜多汁,要是中間商不知道,再沒有渠道,也到不了咱們大夥的嘴裡。

打開銷路最好的辦法,就是品牌化。於是在2019年,高靖給自家櫻桃註冊了商標。藉着蓬萊山海之間的靈氣,她給這些喝着山泉水長大的櫻桃,取名爲“與山於海”。

▲圖注:高靖的“與山於海”櫻桃

(圖:抖音@與山於海)

作爲年輕人,網購已經是刻在DNA裡的消費習慣了,那麼能不能通過線上平臺去銷售自家的櫻桃呢?

從2018年開始,高靖就有意識地去了解和接觸電商平臺。在接受了一次農產品電商培訓之後,她得到了啓發,打算以自媒體賬號的形式,在全網推廣與山於海櫻桃品牌。

▲圖注:高靖的“與山於海”櫻桃品牌抖音首頁

(圖:抖音@與山於海)

在短視頻領域,抖音是最大的流量。而在用抖音推廣農產品品牌這一塊,高靖在整個煙臺都是先行者。

她解釋道:“(同類型的商家)會有顧慮,會想如果我在這個抖音上被差評了,會不會對我的品牌有影響啊。其實我之前我也考慮這個問題,但是我後期在想,如果說我們老是把這個牌子,捂着不拿出手,老是不拿到市場上去進行競爭、不進行打磨的話,那我們這個這個品牌永遠是出不去的。”

▲圖注:她希望通過抖音能有更多人看到

自己家鄉產的櫻桃又大又紅

(圖:抖音@與山於海櫻桃果園悅享優選)

做什麼事情,如果瞻前顧後,就會失去先機,這是商業戰場上的一條鐵律。但是面對未知,大多數人的態度還是猶豫和觀望。走一條前人沒走過的路,是需要勇氣的。

誰也沒想到,在男人們都畏畏縮縮的時候,先邁出第一步的是高靖這個女孩子。

目前,高靖已經在抖音上開通了“與山於海”的店鋪賬號,除了自家的櫻桃之外,煙臺特產的蘋果、羊角蜜、白玉黃瓜等產品也在店鋪當中銷售。通過電商平臺,高靖爲自家的農產品打開了銷路,不僅彌補了虧空,還有餘力能擴大農場改造規模。

▲圖注:“與山於海”的店鋪賬號裡

還有很多優質農產品等你去發現

(圖:抖音@與山於海)

除了銷售,她也自己去運營賬號,自己出鏡去做直播。之所以都親力親爲,她的理由是:“其他主播是講不透咱家櫻桃這個靈魂的”。

一顆櫻桃,它的靈魂是什麼呢?色澤和味道是結果,但消費者更希望聽到它的來源,聽到櫻桃產地的故事。

櫻桃的甜,來自於煙臺磁山初春的融雪、山泉水灌溉的甘甜,來自於蓬萊一年四季吹拂的海風,更來自於果農辛勤的勞作。這其中的經歷,職業的帶貨主播無法體會,卻是高靖生活當中最平常不過的點點滴滴。

▲圖注:平日裡的農耕點滴

高靖也會分享在抖音賬號上

(圖:抖音@與山於海)

在與山於海賬號的直播間中,高靖會很開心地迴應網友們的評論,去分享自己的農家生活,哪怕她知道大部分人並沒有下單。就像她自己說的,相比於城市的繁華和快節奏的生活,住在農村天天和這些果樹打交道,才真的讓她感到快樂。

▲圖注:就像高靖在文案裡寫的:

“健康的活着,開心的笑着,適當的忙着,就很好”

(圖:抖音@與山於海)

高靖在抖音的推廣能取得成就,也離不開抖音一直以來對農村農業和農產品品牌化的鼎力支持。2020年抖音推出“新農人計劃”投入總計12億流量資源,扶持平臺三農內容創作;2023年11月,抖音電商又推出了“金產地計劃”。

地大物博的中國從來不缺能滿足味蕾的好物,只是缺乏能講好產地故事的商家。爲助力發現源頭好物,打造產地名片,自去年11月以來,抖音電商一直在全國優質產業帶開展溯源活動,把產地故事從幕後推到臺前,幫助產地好物打開銷路,讓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能認識到、品嚐到這些藏在遠山江海中的美味。

對於“與山於海”這個抖音賬號,高靖有着自己的期待。她表示:我想着用這個賬號,把我們煙臺當地的山海好品推出去,除了有櫻桃、蘋果,還有當地的海鮮。也許多做幾個賬號,通過矩陣號的形式爲家鄉產品做宣傳。

*本文內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