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科研揭密 步氏巨猿滅絕與挑食有關

熱門話題

直立身高可達3公尺、體重最大可達300公斤,地球史上體形最大的靈長類步氏巨猿的滅絕謎題,近日被來自中國、澳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團隊解開。研究發現,對攝食行爲和食物偏好的執着,使步氏巨猿無力適應環境改變,在29.5萬至21.5萬年前走向滅絕。

新華社報導,相關成果11日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發表。報導指出,步氏巨猿曾廣泛分佈於以廣西爲代表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區,如今,卻只有近2000顆牙齒和4件不完整的下頜能證明它們曾經存在。

當時生存於同一地區的其他靈長類都成功適應環境並繁衍生息,爲何唯獨給人印象無比強大的巨猿難逃滅絕宿命?報導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研團隊引領的一項國際合作多學科綜合研究,解開縈繞在古生物學界多年的謎團。研究團隊自2015年起在廣西調查數百處洞穴化石地點,從中選取22處進行樣品採集,其中包括11處產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點,以及11處時代較晚未產出步氏巨猿化石的地點。

在此基礎上,大陸研究團隊將6種獨立的測年技術應用於含化石堆積物和化石本身,獲得157個放射測量測年結果。這些年代數據與孢粉、哺乳動物羣以及牙齒穩定同位素、微量元素、微磨痕等8個方面的分析結果相結合,全面向展現步氏巨猿滅絕的來龍去脈。

研究顯示,約230萬至70萬年前,偏好果實、花朵等食物的步氏巨猿曾在資源豐富的森林中興盛繁榮。而後,隨着季節性增強,森林逐漸退化,草地大幅增加。生存環境變化讓步氏巨猿偏好的食物逐漸匱乏,但牠們仍然依賴缺乏營養的備選食物,食物多樣性大爲減少;同時,牠們的體形越來越大、越發笨重,攝食地理範圍大幅縮小,致使種羣不斷萎縮,最終在29.5萬至21.5萬年前滅絕。

報導稱,作爲步氏巨猿的近親,猩猩的體形變得更小更靈活,還改變攝食行爲和棲息地偏好,得以繁衍至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張穎奇說,當前,人類正面臨生物多樣性挑戰,探究步氏巨猿滅絕的原因,將爲理解靈長類動物的生存韌性和其他大型動物的適應策略與生存挑戰提供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