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理由佐證 央行:臺灣經濟沒有荷蘭病

該3項理由包括:一,長期而言,臺灣傳產與電子資通訊產品,兩者出口年增率走勢多與全球需求同向,亦與國際市場進口年增率高度正相關;傳產業附加價值率與全球市佔率亦趨升,並未出現如荷蘭病所述競爭力下滑的情況。

二,近年臺灣傳產製造業薪資漲幅不大,較電子資通訊業漲幅明顯爲低,而就業呈現下滑,反映勞動需求減少,與荷蘭病工資上漲之症狀不同。三,臺灣各項產業出口表現主要系受全球需求變動影響,並非受新臺幣匯率走勢所影響。

央行發佈此份報告的原因,來自立委4日下午質詢央行總裁楊金龍臺灣是否罹患荷蘭病。中央銀行這次加班趕工、撰寫報告,搶在週一開盤前的週日傍晚發佈,不想再成爲週一臺股、新臺幣匯市動向的箭靶。報告內容包括兩部份,一爲解釋「何謂荷蘭病」及其主要症狀,實際上央行已在2021年第一季央行理監事聯席會議會後資料中,非常詳細的說明過,外界對荷蘭病有所誤解。此次再扼要簡明表述;一爲臺灣經濟發展與荷蘭病現象相關的分析。

央行官員說明,臺灣2020年的出口情形是全球對臺灣電子資通產品的高度需求,而傳產業出口受挫是因爲疫情衝擊,受僱員工人數下降、薪資亦下跌;該種不均等現象,在2021年全球需求因景氣回升已得到改善,傳產製造業出口與電子業均處於增溫。

荷蘭病症狀之一是荷蘭盾在病發期間大幅升值。央行以新臺幣名目有效匯率指數(NEER)作證,證明長期以來,新臺幣匯率有升有貶,自2010年迄今的NEER呈現升值趨勢,同期間臺灣電子及傳統產業附加價值均呈上升趨勢,顯示臺灣產業並未受到新臺幣匯率變動之影響。

央行表示,臺灣爲小型開放經濟體,無論是電子資通訊或傳產製造業出口,長期均受全球需求變化影響,並非受新臺幣匯率走勢所影響。此外,新臺幣匯率有升有貶,然而電子資通訊產業已具國際競爭優勢,傳產製造業亦致力高值化,持續轉型升級,兩者附加價值率均呈上升走勢,並未出現荷蘭病之症狀,因匯率升值而損及競爭力之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