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反駁 央行:臺灣沒有荷蘭病

荷蘭病起源於荷蘭在六○年代在北海發現天然氣油田,爾後的10到20年間因大量出口天然氣帶來貿易順差,荷蘭盾大幅升值,削弱製造業生產、出口,並使競爭力下降,加上政府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資源排擠下,均對製造業的就業、薪資及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央行表示,臺灣經濟發展與當年荷蘭病現象並不相同,長期而言,臺灣電子資通訊與傳產貨品出口年增率與國際正相關,顯示兩者同受全球需求影響,資通訊則因中美貿易爭端、臺商回臺投資,以及疫情帶來遠距商機,2019年後的出口年增率高於國際進口年增率。

央行表示,雖然臺灣傳產的附加價值率升幅小於電子資通訊產業,但長期仍持續向上,並無下滑疑慮,且從前15大出口品的全球市佔率來觀察,如鋼鐵製扣件、塑膠原料、腳踏車零配件等,均佔有全球一席之地。

另一個觀察點是,臺灣傳產製造業薪資漲幅不大,較電子資通訊業漲幅明顯爲低,而就業呈現下滑,這是因爲疫情導致需求下滑,傳產出口受挫,受僱人數減少、薪資亦下跌,這都與荷蘭病工資上漲之症狀不同。

匯率方面,央行表示,臺灣各項產業出口表現主要受全球需求變動影響,並非受新臺幣匯率走勢所影響,2020年傳產出口出現負成長,開始有「臺灣產業恐有荷蘭病」之聲音,但當年傳產出口負成長,是因主要經濟體實施防疫封控,致國外需求滑落。

央行表示,隨着主要經濟體陸續解封,帶動全球需求大幅攀升,臺灣傳產出口也轉呈大幅正成長,說明臺灣各項產業出口表現主要系受全球需求影響,並非因爲新臺幣匯率,也與荷蘭病因匯率升值而損及競爭力的情況不同,臺灣經濟並無荷蘭病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