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張小龍的“設計就是分類”?
相信不少產品經理在成長的路上,都避不開的兩本書,《微信的產品觀》和《用戶體驗要素》。微信的產品觀中,張小龍的一個觀點讓我記憶深刻,他說,“設計就是分類”。
我們知道,用戶體驗要素告訴我們,軟件產品的設計要遵循5個環節,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
除了戰略層和範圍層之外,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在產品工作中分別對應了產品架構設計、交互設計、頁面佈局設計、UI視覺設計。產品經理的日常設計工作,主要會涉及產品架構設計、交互設計、以及頁面佈局設計。
今天從結構層這一層維度談談,爲什麼說,設計就是分類。在具體的產品設計層面,我們該如何理解和踐行。
一、知識回顧:什麼是結構層?
結構層位於用戶體驗要素的第三層,是範圍層之後要考慮的。是比範圍層更具象的一層,比架構層更抽象的一層。
我們知道,範圍層包含功能和內容,內容指的是超文本內容,比如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等,功能指的是需要js類語言進行開發,要用戶不斷去進行點擊、滑動等交互操作纔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功能。
按照範圍層的思路,結構層可以根據功能和內容以此分爲交互設計和信息架構兩個維度去思考和設計。對產品功能的具象化設計,所對應的是交互設計,涉及用戶和系統交互的操作流程。對超文本內容的具象化設計,所對應的是信息架構設計,對於信息內容的整理和分類。
比如,淘寶的貨架功能支持用戶根據類別查找想要購買的商品,整個功能交互就分爲2步:
而支撐起該場景下用戶需求的主題是大量的商品介紹描述等內容,而這需要良好的信息架構設計。
交互設計關注的是,你想要讓用戶通過什麼交互操作來讓計算機執行這個程序。信息架構關注的是,你通過什麼樣的表達方式讓用戶理解這個是什麼,可以用來幹什麼。
舉個簡單的例子,“單頁”和“雙頁”這個文案就是信息架構,該名詞簡要地說明了這個功能的作用,即可以讓屏幕只展示一頁,也可以展示兩頁。我只需要「點擊」按鈕,就可以觸發這個功能,點擊這個行爲,就是交互設計。
結構層,把哪些功能聚合到一個容器裡,把哪些內容聚合到一個主題下,這需要好好分類。張小龍說,設計就是分類。
結構層的設計,框架層的設計,表現層的設計,都是在分類。
二、明確定義:什麼是分類?
那麼,什麼是分類,如何分類,爲什麼有的產品分類分得很好,產品用起來很流暢,而有些產品分類分得不好,找什麼功能時候永遠不知道應該在哪裡找。
百度百科對於分類的定義如下:
每個事物具有多種屬性,事物與事物在某些特徵上具有相似性,將具有相似特徵的事物歸屬於一個不確定集合的方法,即是分類。爲何是不確定集合,因爲這個類別並沒有遍歷/包含世界上所有具有該特徵的事物,比如,可以將蘋果、西瓜、火龍果歸爲水果類。
爲什麼要分類呢,好的分類可以使雜亂無章的世界變得井然有序,分類使事物高度有序化,極大提高我們的認識效率和工作效率。
當然,事物的屬性是多方面的,基於以上共識,我們知道,分類是基於多個物體之間的共性進行分類,而多個物體之間可能有多個維度的共性,所以分類的方法也是多樣的。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
比如現在一些商品:菜刀、水果刀、蘋果、西瓜、橙子、玉米、上海青、火腿。
一個貨架管理員會基於物品用途的維度分類,將菜刀、水果刀分爲刀具一類,蘋果、西瓜、橙子、玉米、上海青、火腿歸位食品一類。
一個家庭主婦會基於使用場景維度分類,將菜刀、玉米、上海青、火腿分爲一廚房用品一類,將水果刀、蘋果、西瓜、橙子、分爲客廳用品一類。
一個小朋友會基於物品屬性分類,將菜刀、水果刀分爲刀具類,將蘋果、西瓜、橙子歸位水果類,將玉米、上海青歸爲蔬菜類,將火腿歸位肉類。
每個人在分類時,會基於自己的目的、認知、和心智模型。
商店在設計分類區時,考慮的是思維模式是方便上下架商品,方便讓逛商場的用戶方便找到商品。家庭主婦給家裡的東西分類時,考慮的思維模式是什麼東西在同一時刻會用到。小朋友在分類時候,考慮的思維模式是做語文分類題。
三、結構層設計中,如何分類?
在軟件產品上,分類的目的,是便於用戶理解、使用、記憶、和再次尋找。
因爲人的短時記憶只能記憶7+-2個內容,需要將產品的所有功能都進行一層又一層的抽象和分類,供理解和記憶的數量,控制在5個以內。比如,許多APP的主Tab最多有五個。
除此之外,分類還要考慮產品架構的可拓展性,未來產品有更多功能時,當前的分類要有適應增加和減少功能的能力,因爲當前的分類是個不確定集合,未來會增加更多的功能和內容需求。
所以,產品結構層可以基於功能與功能之間的某些共性進行分類,但無論基於哪種維度,都要滿足兩個標準:一是要符合用戶心智;二是要有容納產品成長和適應變動的能力,即拓展性。
這是我理解的,產品設計上,好的分類標準。
四、用產品實例,演繹如何分類
我們知道,軟件產品的範圍層可一分爲二爲,功能和內容。
功能所涉及的屬性有,包含功能用途、適用對象、使用時間、使用地點、使用頻率、用戶使用動機、啓動該功能的交互方式等。內容所涉及的屬性有,內容格式(文章/視頻/鏈接/文件/圖片/語音/訂單等)、內容狀態、內容所表達的主題、內容價值保質期(在某個時期範圍之外就沒有閱讀價值了)等。
理論上是這樣,但是實際上各位產品經理在實踐時候,是這麼考慮的嘛。下面用幾個優秀產品案例,來演繹以上分類方法理論,是否可在實踐中套用。
1. 對功能進行分類
基於同一交互方式的共性維度。比如掃一掃這一交互方式,包含多種功能,可以實現添加好友、識別商品/花草/動物,可以掃描翻譯中英文文本。比如搖一搖這一交互方式,可以實現添加陌生人、識別歌曲、連接電視等功能。
基於同一功能用途的共性維度。比如單聊、羣聊、公衆號、微信步數、微信支付、服務通知、微信記賬等功能,其共性是都擁有發送內容/信息這一能力。
無論發送方主體是某微信號、某微信羣、訂閱號、服務號、微信官方服務(微信支付、微信應用等),無論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發送消息,其功能用途是滿足發送者發送消息的需求。幫助發送者實現將一條信息內容成功發送給指定的賬號這一功能。
消息內容的規格類型有很多種,可以是文本、語音、視頻、圖片、文章、應用、名片、金錢、通知、文件、鏈接等任何形式。
當然也有分類分的令人疑惑的產品,比如美團。
購物車Tab裡包含購物車和收藏?而且用美團這麼多年,我從來沒有發現過這個購物車旁邊這個收藏……因爲我對於購物車的心智模型是,它就是用來下單付款的,會到我的頁面尋找我曾經收藏過的東西。購物車下的商品tab分類只分爲外賣和美食,外賣不是美食嘛?買菜的地位是啥?
再看下優秀的分類設計案例。
2. 對內容進行分類
基於同一內容格式的共性維度。比如微信收藏功能,收藏的對象是各種形式的內容。用戶在多種場景都會有收藏的需求,和朋友聊天時,收藏語音/文字/視頻/表情包,看公衆號時,收藏的文章/視頻等。
收藏的數據類型種類繁多,可以基於內容形式對於所有已收藏的內容進行分類。
再抽象一層,這些所有已收藏的內容的共性是“已收藏”這一狀態,用戶查找時的心智模型是,要找到曾經收藏過的內容。以及淘寶的收藏功能,收藏的對象可分類爲是商品/寶貝、圖片、視頻、話題、清單。
反面案例還是美團。收藏功能,令人意外的是,不給那麼多類型的店鋪分個類?這我收藏了怎麼找?一個個翻追溯到明年了都。而且,連個基礎的搜索也沒有……
基於同一內容狀態的共性維度。比如,支付場景涉及的流程環節比較多,一個訂單會有多種狀態。
按照交易場景的下單流程,一個訂單會包含待支付、待收貨、待評價、已評價、待退款、已退款,最少五種狀態。系統可以根據當前訂單所處的狀態,將同種狀態下的訂單,歸屬在一個類別裡。
五、我不只屬於一個分類
當然,就像胡蘿蔔既可以被歸爲水果一類,又可以被歸爲蔬菜一類外。一個功能,在很多時候,也不會只被歸屬於一類。一個功能,可能被放置在多個分類裡,或者說,一個功能,可以是多個場景下的需求。
比如,外賣/買菜的「再來一單」功能,可以放置在「待評價」狀態的訂單上,也可以放置在「已評價」狀態的訂單上,還可以放在「已退款」狀態的訂單上。
這是一個站在用戶視角,反向思考,檢查分類合理性的邏輯。
檢驗的標準是,當用戶有需求時,想要找某功能時,可以毫不糾結地知道,應該在哪個分類裡,哪個入口找到該功能或內容。
分類要符合用戶的心智模型。而心智模型會受到用戶日常使用的其他APP的影響。
比如,我經常使用叮咚買菜和美團這兩個APP解決我的日常飲食問題,使用頻率也差不多,每個都是周均啓動3-4天。叮咚買菜的「待評價」頁面裡,有「再來一單」的功能按鈕,我每次都是進去待評價裡裡面去再下一單。
而美團買菜的「待評價」頁面裡,沒有「再來一單」的功能按鈕,這個功能只在「我的訂單」頁面裡有。導致我每次點外賣時候,都會先去「待評價」裡,沒有再來一單按鈕,我就又點擊返回,再去我的訂單裡找。
可以看到,我對於美團買菜的功能使用,會受到叮咚買菜使用習慣的影響。
待評價頁面的訂單上,加上「再來一單」功能的需求必要性很好理解。
從叮咚買菜場景來說,我們喜歡吃的菜和水果品類也就那麼幾種,和前幾日買相同的菜品的概率很高,而天天買同樣的菜,質量什麼的也都挺穩定,不會每個訂單都去評價,所以會有很多「待評價」的訂單。
當用戶想要再次重複下單之前的訂單時候,腦海中想的是要找到那個訂單,因爲我沒有對其進行評價,所以在「待評價」裡應該可以找到,在「我的訂單」歷史記錄中也可以找到。
誰讓待評價有小紅點呢,而且入口又那麼明顯,當然就不自覺地點擊「待評價」咯。
外賣場景更是如此,經常點外賣的人,每日可以點的也就那麼幾種,歷史訂單再次下單的頻率更高。
還是那個思路,天天吃的酸辣粉,除非那家每次評價都給發紅包,否則誰會單單給他評價啊?必然也是堆積了大量的待評價訂單狀態。
還是那個思路,當我想要再次重複下單微辣不加香菜的酸辣粉訂單時候,腦海中想的是要找到昨天/前天的訂單,因爲我沒有對其進行評價,所以在「待評價」裡應該可以找到,我點擊進去了,萬萬沒想到,他居然只能評價。
作者:葛葛,無心有肺的產品經理;公衆號:葛葛的旅程
本文由@嗝嗝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