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富汗新政權去極端化

(圖/路透)

阿富汗喀布爾機場8月26日發生自殺式爆炸後,美軍立即以無人機精準打擊策畫恐攻的ISIS-K成員。耐人尋味的是,美軍此舉並未遭到國際社會抨擊,塔利班官方雖發聲譴責,但未揚言發動報復。這說明了,組建「去極端化」的阿富汗新政權應是在多方斡旋下,已由塔利班和主要大國達成了基本共識。

國際社會對美軍撤出阿富汗導致的權力真空,預想了最壞的後果,那就是阿國再度淪爲中東宗教極端勢力和恐怖主義的溫牀,向世界各地四散的「恐攻病毒」或許更加致命。然而,自塔利班發動軍事反攻以來,西方並未着力於同塔利班協商構建新政權、維持過渡期穩定,而是把重點放在本國人員如何快速撤離上。

西方的自顧不暇,一方面加劇了塔利班政權倒向極端化的危險,另一方面卻給了中俄介入阿國新政權重建的機會。早在7月28日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會見塔利班代表團時,就提出要「奉行包容政策」、要求與疆獨恐怖組織切割,而塔利班亦以「廣泛包容政治架構」與「不允許任何勢力在阿富汗領土做危害中國的事情」迴應。因此,塔利班在8月中旬奪取政權後,立即與溫和派的前總統卡爾扎伊會面,同時聲明大赦原政權公職人員、同意他們留守職位,初步顯現出溫和化的勢頭。

但問題在於,伊斯蘭政權的本質決定了溫和與極端兩條路線的激烈鬥爭是永無停息的。各方訊息顯示,不僅塔利班高層對是否走包容路線存在分歧,負責對外溝通的巴拉達面臨內部強硬派的壓力,塔利班基層的濫殺個案亦不時傳出,而且更極端的ISIS放出狠話批塔利班「離經叛道」,其分支在喀布爾機場發動恐攻。日前前總統卡爾扎伊遭到軟禁的消息傳出,後來被塔利班否認,就充分說明塔利班正走在鋼索之上,新政權處於「若極端化將被國際社會拋棄,若溫和化將遭受內部基本教義派反噬」的兩難境地。

由此可見,阿富汗新政權能否在避免滑落極端深淵的同時,又能弭平內部矛盾分歧,已遠超出塔利班的能力範圍,更加需要國際社會的介入和引導。8月25日,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國總統普丁通電話,雙方同時提及「反恐」,而中方更強調阿富汗新政權應開放包容、溫和穩健,俄方則強調會積極參與阿富汗問題多邊機制。8月29日法國總統馬克洪稱,將與英國在聯合國緊急會議上提議,在喀布爾設立由聯合國管理的安全區,保護嘗試離開阿富汗的人,允許人道主義行動持續。

從中俄英法的表態可看出,一個以聯合國爲中心的多邊主義機制,正逐漸在阿富汗過渡期中發揮重要作用,並試圖逐步填補美國撤出的空白。巧合的是,拜登上臺後宣揚由美國領導的多邊主義,恰是被中方批駁爲「僞多邊主義」。因此,若阿富汗新政權在聯合國主導的多邊機制引導下,最終走向較溫和、去極端的路線,將意味着「多邊主義」話語權之爭的重大轉折。(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