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源減少 臺南牛肉湯喊漲
許多人到臺南必吃牛肉湯,臺紐協定衝擊小酪農減產或退場,連帶導致肉源減少,業者將漲價。記者餘承翰/攝影
臺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小型酪農減產與退場也衝擊國內溫體牛市場的貨源。國內市場九成以上的溫體牛都是乳牛,臺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志名錶示,在酪農減產下,臺南牛肉湯將會漲價。
溫體牛肉片配上精心熬煮的高湯,是許多人到臺南必吃的牛肉湯,市面上的本土牛肉湯中,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都是乳牛,而非民衆普遍認爲的黃牛。今年紐西蘭牛乳零關稅生效,農業部先前爲了減少生產成本,預計將每年約四十七萬噸的牛乳產量降低到四十三萬噸,規畫淘汰寡產乳牛,連帶使得肉牛貨源減少。
臺灣肉牛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張志名錶示,因爲臺紐協定,現在肉牛取得愈來愈困難,兩年前溫體牛肉每公斤約一四○元,現在一七○元也未必買得到,國內每年平均屠宰約三點八萬頭肉牛,加上現宰一定要在地牛,臺南牛肉湯這次農曆年後就會漲價。
牛肉湯業者陳先生說,九成以上肉牛都是國產乳牛,生出的小公牛就會被當作肉牛,但伴隨飼料、工人等成本上漲,加上收購乳價沒有提高,近三年有近兩百家畜牧場收掉,代表牛肉湯的貨源也短缺,希望消費者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