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華壩具發電功能 拆除難度高

榮華壩雖淤積超過9成,因清淤難度高且仍兼具發電功能,並無拆壩計劃。(呂筱蟬攝)

石門水庫上游榮華壩於1983年完成,至2012年調查,97%都是淤砂,李鴻源表示,水利署應該思考何處理與榮華壩情況類似的巴陵壩、粗坑壩、桂子壩這些壽命已到盡頭的水壩北區水資源副局長郭耀程認爲,拆壩議題當然可被討論,但榮華壩清淤困難,且仍具有發電營運功能,仍有存在必要。

郭耀程指出,榮華壩泥砂淤滿,代表防砂」功能確實發揮,如果沒有此壩,石門水庫可能增加超過1000萬立方公尺泥砂。且榮華壩設計時,就有考量壩區淤滿仍可維持發電功能,所以發電取水口設計在較高處且下方還設有排砂道,目前仍可配合義興電廠正常運作,對巴陵等復興後山地區穩定供電有相當大助益

他認爲,水壩拆除議題是可以被討論的,但前提是功能是否被替代?以拆除榮華壩爲例,應評估防砂及發電功能該如何維持。另外,榮華壩位深山峽谷內,泥砂要運上來再透過砂石車運走,落差高度有100多公尺,加上北橫公路是主要觀光道路,考量作業困難度與環境考量及交通衝擊,也突顯出拆除榮華壩難度之高。

郭耀程說,要將超過1000萬立方公尺淤積泥砂運離榮華壩的可行性幾乎爲零,況且義興電廠發電功能維持正常,拆除榮華壩不僅發電收益喪失,更將影響復興區後山民衆用電權益,所以仍不考慮拆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