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海量落地 激光雷達迎高光時刻
隨着全國、地方營運自動駕駛車輛法規和規章陸續出臺,“車路雲一體化”建設逐步提速,Robotaxi在國內大規模落地開始步入實質性階段。
與此同時,特斯拉Robotaxi在海外發布推遲,外界質疑其技術聲音不斷;但另一家Robotaxi企業Waymo,卻悄然在海外社交網絡走紅,兩者形成鮮明反差。
據悉,Waymo的Robotaxi採用了與蘿蔔快跑等國內大部分Robotaxi大廠類似的技術路線,即傳統構型小客車與大量傳感器——特別是激光雷達的組合。
更值得關注的是,Waymo當今的成功,與其自研的Waymo Driver不無關係。
事實上,激光雷達不論是在自動駕駛決策權重,還是整車價值量上,都將佔到舉足輕重的地位。或許在不遠的未來,Robotaxi的海量落地,會極大地影響激光雷達的商業化前景。
感知路線比拼
高級自動駕駛,究竟該採用純視覺路線,還是藉助激光雷達?
在這個略顯老生常談的話題上,由於特斯拉完全自動駕駛(FSD)一直以來的卓越表現,還有激光雷達成本昂貴等因素,純視覺路線曾經一度佔據上風。
然而最近,純視覺路線與激光雷達之爭,在輿論上卻又出現了反轉。
7月30日,有媒體發佈了一系列訂閱報道與視頻資料,展示了特斯拉過去幾年在半自動駕駛系統開啓時發生的諸多事故,尤其是大量出現的夜間事故。
報道認爲,由於特斯拉過度依賴純視覺路線,且因成本問題放棄較爲昂貴的激光雷達,因而對乘客造成了較大的安全隱患。
其中的驚險一幕是,一輛特斯拉汽車在開啓Autopilot的過程中,幾乎全速撞擊了一輛於夜間側翻橫臥於道路中間的貨車底盤,並造成車內乘客傷亡。
去年,另一家媒體也對特斯拉自動駕駛發生事故進行報道,並稱實際特斯拉發生的車禍數量遠高於公開數量。
如果私家車使用激光雷達是“選項”,那麼Robotaxi採用激光雷達可能是標配。
“攝像頭屬於被動傳感器,從物理原理的角度看,弱光或沒有光,看不見就是漆黑一片,如果障礙物顏色和背景物一樣,攝像頭也會誤判。”一位激光雷達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激光雷達則能精準解決這些場景,所以Robotaxi全部都裝有激光雷達。”
另一位自動駕駛算法從業者則告訴記者,除了視距和視力問題,安全事故案例偏少,也是純視覺路線暫時無法完全取代激光雷達的核心。
“當車輛搭載L4級自動駕駛功能時,對安全冗餘的要求更高;在純視覺方案基於深度學習的算法尚未達到全路況覆蓋的情況下,其安全性仍存疑,多傳感器融合方案更加可靠,因此現有Robotaxi解決方案均採用該路線。”方正證券在其研報中表示,“視覺方案爲行業發展趨勢,但需補充雷達做安全冗餘。雷達搭載數量有望下降,但仍是實現安全感知必不可少的硬件。”
激光雷達搭載數量激增
就現階段而言,Robotaxi對激光雷達的需求,幾乎是依賴性的。
國內激光雷達頭部企業禾賽科技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激光雷達是L4必備的傳感器。Robotaxi主要依賴激光雷達和高精地圖進行建圖與定位。
據公開資料,處於測試及運營階段的Robotaxi均搭載了激光雷達,無一例外。更有部分Robotaxi單車上搭載多達8顆激光雷達。”
根據方正證券統計,目前百度Apollo RT6方案搭載的激光雷達數量就高達8顆。此外小馬智行第六代、文遠知行Sensor Suite5.0、滴滴雙子星方案分別搭配7顆激光雷達。
而包括海外的兩大Robotaxi巨頭——Waymo和通用旗下的Cruise,均搭載了5顆激光雷達。
相比之下,C端智能汽車搭載激光雷達的數量,則遠不如Robotaxi。
“過去,Robotaxi主要採用有360°全旋轉式的機械式雷達,並結合多種補盲雷達的產品組合。C端智能電動車上大多搭載1~2顆,比如理想L系列、小米SU7等等,也有像比亞迪仰望、阿維塔11、12等車型單車搭載有3顆激光雷達。”禾賽科技方面告訴記者。
“無論是從產品性能還是激光雷達的數量上來看,Robotaxi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爲L4級自動駕駛需要更強、更全面的感知能力,以及更高的安全冗餘,才能完全實現讓機器替代人類駕駛員開車。”
而速騰聚創相關專家也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全球範圍來看激光雷達都是Robotaxi的必備傳感器,Robotaxi配備激光雷達最核心的原因是安全,Robotaxi是L4+自動駕駛,車輛運營方需要對安全負責,配備激光雷達才能獲得足夠高的安全性,保障智駕安全。”
Robotaxi放量
有行業專家指出,早前用於路測或試運營的Robotaxi,一輛車的單車輛購置成本20萬,而光傳感器也需20萬,而算法與計算設備的成本在10萬左右。
現階段,在單車輛成本和傳感器成本都下降至10萬元左右,其中激光雷達佔比較高。由於整個Robotaxi主機成本減半,其能有效通過車隊建設與舊車型置換,刺激激光雷達的前裝需求。
“其實,目前很多Robotaxi頂置圓柱形的機械式激光雷達是非車規產品,壽命可靠性方面不如C端乘用車使用車規級激光雷達產品,當然Robotaxi也逐步升級到車規級激光雷達。”前述速騰聚創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性能上,Robotaxi對激光雷達的需求更高一些,比如它需要水平360°範圍覆蓋,1顆機械式激光雷達就可以提供,採用車載激光雷達一般需要4顆,但後者4顆的成本依然比前者1顆低,這是車規量產產品的優勢。”禾賽方面也向記者表示,最早公司爲Robotaxi提供的Pandar,單顆成本就達到約20萬人民幣。而目前ADAS產品的激光雷達單顆僅需500美元,即便是四顆組合也僅有2000美元。未來傳感器價格的下降,將很大程度刺激Robotaxi成本的下降,使得其甚至能夠低於一部分C端電動車售價。
據悉,禾賽、速騰作爲國內,乃至全球激光雷達領域的兩強選手,亦佔據了當前Robotaxi傳感器市場的主流。
其中,截至2023年,禾賽已經向蘿蔔快跑、小馬智行、文遠智行,包括Cruise、Aurora、滴滴、AutoX、Zoox等知名Robotaxi企業供應激光雷達。
速騰聚創相關專家則透露,公司亦向蘿蔔快跑、小馬智行、文遠智行旗下L4自動駕駛營運車輛提供RoboSense的M系列車規級激光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