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之城》賦予精品創作全新的註解

10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和科學回答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一系列重大問題。10年來, 電視劇作爲反映現實生活最直觀的文藝形式之一,不僅時刻給人以溫情的現實視角,同時無時不刻傳遞時代精神 。在剛剛閉幕的首屆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上,明確提出 “要堅持精品化和多樣化,加強現實題材創作,鼓勵個性化創作”。

近日,又一部現實主義力作,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宣傳部聯合攝製,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芒果TV、湖南衛視出品,反映當代年輕人在西藏這片熱土上尋找自我、追逐夢想故事爲主題的電視劇《日光之城》播出。該劇作爲廣電總局推動“豐富電視大屏內容”重要舉措的首批受益者,分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綜合頻道、芒果TV、湖南衛視播出。

10月2日開播以來,《日光之城》累計8天穩居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日榜TOP1,全網話題閱讀量超8億,登抖音劇集榜TOP4。10月17日在湖南衛視播出以來,《日光之城》在中國視聽大數據(CVB)中平均收視率0.27,平均份額1.19%,排名同時段省級衛視第1。

溫情現實主義的創新表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應該用現實主義精神和浪漫主義情懷觀照現實生活,用光明驅散黑暗,用美善戰勝醜惡,讓人們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夢想就在前方。”火熱的現實生活爲電視劇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活水,電視劇也以富有深度、溫度的現實主義創作呈現五彩斑斕的現實生活。

《日光之城》就是這樣一部直面現實、反映現實的作品,同時以溫情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讓作品充滿煙火氣和人情味,讓大多數觀衆眼裡遙遠並充滿神秘的西藏,清晰而真實地呈現在觀衆面前,並以三個家庭、六位年輕人、一座城市爲主線,通過豐富而鮮活的人物羣像塑造,催生出不斷成長的內生動力,還原了多維度多色彩、充滿煙火氣的當代西藏生活。

創業青年索朗畢業後聽從父親建議考公,屢次失敗後逐漸有了屬於自己的人生規劃,轉而創業;實習醫生扎西愛好唱藏戲,在父親的期待與自己的愛好中兩難;甜茶老闆曲宗看似平和的生活,面臨是否與戀人許少傑離開拉薩的現實問題;都市精英達珍放棄上海的職業發展前景,主動回到拉薩做西藏甄選項目;牧區少女格桑無意遵循父輩們放牧的傳統,來到拉薩勇敢追求飛行員夢想。

該劇在勾勒出6位青年人事業與愛情、創業與守業等多元敘事線的同時,拋卻了以各種強烈矛盾衝突來吸引眼球,從而換取話題熱度的傳統作法,反以輕鬆的步調呈現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矛盾,不降低對美好生活的全景描寫,並將當下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議題融入情節之中,以劇中人物就是生活中“你我他”的態度,告訴觀衆這就是生活和生活中的我們,從而引發強烈共鳴。

這種溫情的現實表達,讓《日光之城》跳出單一視角設定,敘事手法不同過往的平行空間敘述,而是以不同家庭視角的疊加形成情節的反差,包括創業青年、援藏醫生、牧區走出的女飛行員等等劇中人物的深刻刻畫,以及在不同思維的摩擦中,引發觀衆對現實生活、夢想以及奮鬥的思考。

顯然,這種富有治癒功能的表達,正是溫情現實主義創作的重要特徵。

該劇還選擇了用輕喜劇的方式來講述故事,同時在現實生活的多菱鏡透視下賦予更多的現實主義思考,並傳遞給觀衆更多的溫暖和希望。應當講,該劇在對都市生活的影視化闡釋方面,實現了不同以往的創新表達。

主題創作的創新之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通過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彰顯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朝氣蓬勃邁向未來。

作爲一部當代選材的主題劇,《日光之城》在整體創作上堅持“真”“實”“融”三大創作主張,緊扣新時代挖掘選題,準確把握了時代大勢和民族共同體的時代主題。

在創作上,該劇以“真”見長。

在創作上,製作團隊秉持“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創作態度,堅持真體驗、真感悟,劇本創作就耗時2年,創作團隊4上高原,足跡遍佈拉薩3區5縣,採訪原型人物132人,採訪筆記100餘萬字,採風總行程4126公里,採訪了衆多當地人,收集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故事使得劇情更加貼近實際,更具感染力。

而在敘事表達上,更是給予觀衆真實的情感表達,以平實的筆墨娓娓道來,不拔高、不虛脫,在點點滴滴中將生活在拉薩的6位當代年輕人在創業、選擇、實現夢想時的所思所想鋪展開來,他們的影子就是現實中的我們,有着極強的現實意義。

在主題立意上,該劇作爲首部反映西藏都市生活的現實題材劇,堅持以“實”爲創作基礎。

在劇情架構上,《日光之城》圍繞土登家、普布家、久美家三個西藏家庭展開,劇中構建了創業挑戰、家庭矛盾及夢想追求等多重情節,展現了父母與子女間的代際差異、自我實現與家庭責任的拉扯,以及夢想與現實環境的衝突。

從選擇創業到追求夢想,從堅持理想與面對現實的兩難,其生活化的細節呈現出煙火氣的表達,契合了當今社會青年羣體的現狀和訴求。顯然,這是具有鮮明時代基因的呈現方式。

而在與現實生活連接上,劇組參考八廓街裡的藏式大院構造,一比一還原出一座獨具特色的藏式院落——“嘎吉大院”,所有佈景、陳設均符合當地居民的習俗日常。主演們也在開拍前與藏族同胞同吃同行,力求還原角色人物最本真的內心內核。

《日光之城》最大的創新則來自於“融”。

《日光之城》中,拉薩八廓街大院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樂,串聯起頗具生活流的煙火氣;羅布林卡藏族飲食服飾、刺繡賽馬、唐卡等,則彰顯藏族優秀傳統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傾心之處。

顯然,該劇並沒有陷入情感敘事之中,而是將主題表達與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文化、文旅等主題巧妙融合,實現了多元敘事下的多元素融合、現代與傳統相融合,並在潤物無聲中呈現了當代西藏百姓的真實生活和人文風貌。

《日光之城》以三個家庭爲視角,把現實生活中的愛情、事業、等話題鋪陳開來,以“小人物”爲話題,以“小故事”陳述,以“小切口”印映時代大變化,以主題表達的創新之舉和細膩筆觸,勾勒出當代西藏普通人的生活圖鑑。

影視文旅融合的又一經典案例

應當講,該劇給予人們三條平行線的視角呈現。第一條線,是介於自然與人文的融合。觀衆在劇中所看到的原生態的山水湖泊牛羊馬,甚至是空氣陽光,其自然與生態之美可謂是“一鏡到底”,這些畫面的產生得益於劇組“全程實景拍攝”的大膽決定。

第二條線則是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碰撞。藏戲的傳承與創新,傳統與現代農牧業等等,讓觀衆得以在劇情之外,看到西藏的進步與發展。

第三條線是傳統文化與當代生活的傳承與創新。藏戲、傳統馬術、特色民族飲食服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西藏標誌性建築和藏面、甜茶、肉餅、酥油茶等傳統美食交相輝映,透視出悠久厚重的西藏文化和生活狀態。

三條線穿插於劇情之中,並與之有機融合,尤爲難得的是,該劇呈現出來的民族一家親的情境貫穿全劇始終,所彰顯的昂揚進取的時代風貌和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構建起《日光之城》打動人心的精神內核。

難能可貴的是,《日光之城》中呈現出來的連綿起伏的草原、澄淨如練的湖泊、安靜矗立的雪山……構建起電影級別質感的絕美畫面;而布達拉宮、大昭寺等更是將劇情與經典地標巧妙融合,成爲影視文旅融合具象表達的經典案例。

《日光之城》就像是一本影像版的西藏教科書,爲所有人打開了一扇瞭解西藏、走進西藏的窗口。

從短視頻平臺的“日光舞挑戰”,到“日光之城”主題航班穿梭雲層,還有在拉薩設置的12處地標景點的“日光之城”主題裝置,讓拉薩成爲觀衆心中的打卡聖地。今年國慶假期期間,該劇帶動拉薩文旅同比增長7.45%,觀衆跟隨劇中場景,用各種方式實現自己的“追日”之旅。

作爲一部有着濃郁民族風情的現實題材劇集,該劇既高度契合了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的主題,也有力彰顯了現實題材作品守正創新、引領示範的價值與意義,以現實主義精神賦予了對精品創作全新的註解,並提供了重要的實踐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