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廣應用程序應對AED“普及難”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據日本《朝日新聞》9月16日報道,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原來僅供醫務人員使用,20年前開始面向公衆開放。日本已成爲AED大國,全國共配備69萬臺AED。迄今爲止,日本國內已利用AED挽救約8000人的生命。但是,相對於AED的配備數量,公衆對AED的使用次數較少。問題在於,人們難以掌握哪裡已配備AED,沒有全面顯示AED分佈情況的地圖等。

AED使用率僅有4.3%

2007年4月,在一場高中生棒球賽上,來自大阪府的上野貴寬被對手打出的一記重球擊中胸部而倒地。上野呼吸暫停,臉色蒼白,教練爲其進行心臟按摩,但上野仍處於昏迷狀態。所幸賽場在一年前已配備AED,急救人員利用AED使上野恢復心跳。上野之後在救護車上醒來,10天后出院,沒有留下後遺症,迴歸校隊繼續訓練。

如今,33歲的上野在一家銷售AED的警備公司上班。他表示:“爲了推動AED普及,我選擇進入這家公司。”

據總務省消防廳統計,2022年,約2.9萬人被路人等目睹心臟驟停倒地的瞬間。其中,未能及時獲得心肺復甦急救的患者存活率爲6.6%,而獲得心肺復甦急救的患者存活率爲12.8%,獲得AED電擊的患者存活率爲50.3%。

日本的急救體系較爲完備,很多情況下急救車比AED更早到達現場。但受新冠疫情等影響,急救問題日益嚴峻,AED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千葉市立海濱醫院急診科的本間洋輔指出:“有些患者較早獲得AED急救,等被送達醫院時已可以進行對話。另一方面,如果心肺復甦實施較晚,則救治成功率下降。有些患者即使被救活也處於臥牀不起狀態。現場的人最初的急救措施很重要。”

但是,在日本,AED使用率10年來一直停滯不前。2022年,被目睹倒地瞬間的約2.9萬人中,獲得AED電擊急救處理的約爲1200人,所佔比例僅爲4.3%。

據日本AED財團分析,原因在於,人們在緊急時刻不知道AED分佈地點。國內有八家企業銷售AED,它們沒有義務報告在哪裡配備AED,不少地圖僅顯示部分AED的分佈地點。

日本AED財團理事長三田村秀雄表示:“希望大家首先通過現有地圖,確認身邊的AED在哪裡。”

應用程序顯示患者位置

據稱,AED電擊除顫每晚一分鐘實施,救治成功率就下降10%。爲了讓患者更早獲得救治,日本國內在20年前開始允許公衆使用AED。爲了讓AED更多地被用於救治患者,部分地方政府推出專門的應用程序。

“185米處,就在那裡!”

2021年1月上旬,在千葉縣柏市工作的北島圭一郎接到來自應用程序“AED GO”的通知。

通知顯示,前方不遠處有人倒地。北島毫不猶豫地衝出公司,來到附近一家便利店借走AED飛奔而去。

北島趕到現場發現,一名男子滿頭是血暈倒在地。他趕緊根據自己學過的急救知識,用顫抖的雙手取出電極片貼於患者胸部。過了一會兒,AED響起提示音:“沒有必要進行電擊。”

患者似乎只是失去了意識。與此同時,急救車的聲音越來越近。

北島長舒一口氣:“我在學習急救知識和安裝這款應用程序後,暗下決心一定要盡力救助身邊有需要的人。好在患者並無大礙。”

若是有人撥打急救電話稱有患者需要接受AED急救,則應用程序會通過指令中心向患者所在地附近的志願者發送通知。

應用程序會顯示距離患者所在地多遠,規劃相應路線,並在地圖上顯示附近AED配備地點,然後問志願者“是否可以前往”。

2017年,愛知縣尾張旭市開始引進專門的AED應用程序。市內所有便利店原本已配備AED,尾張旭市與京都大學等合作推進了相關工作。

瑞典和丹麥等10多個國家也已引進與AED GO類似的應用程序。

丹麥從2017年開始引進AED專用程序,至今已有超過15萬名志願者註冊。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志願者使用AED進行電擊的比例達到21%,是引進應用程序前的3倍。

從患者倒下到使用 AED施救,相隔時間越短越好,最好控制在5分鐘以內,可以減少對大腦和心臟造成的損傷。日本蘇生協議會在指導方針中指出,在發現患者倒下後,通過應用程序廣而告之,對於提高搶救成功率而言非常重要。

另外,有關企業和機構並沒有義務對AED後續情況進行追蹤,例如AED電池是否定期更換,現在配備地點是否與原來一致,相關信息未必及時更新。即使地圖上顯示某個位置有AED,但外人可能無法進入,或許AED已被撤走,或者因電池沒電而無法使用,發生上述情況的可能性也不是零。兩家財團正推進整合地圖信息,但還需要一定時間。

熟悉國內外AED問題的京都大學教授石見拓認爲,日本人比較悲觀和謹慎,擔心不能成功施救,這也是AED使用率增長停滯的原因之一。

日本初高中學習指導要領中包含心臟按摩和AED使用方法,日本AED財團等也呼籲在小學推廣相關教育。如果從小反覆學習AED使用方法,則可以提高自信心,在緊急時刻猶豫是否利用AED的人有望減少。(編譯/馬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