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牛市賺錢、熊市守錢」為何做不到?作家:常抱不放惹禍
熊市來臨時,要適當出清手中績效不優的標的。股市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趨勢追蹤的重點可以被濃縮成兩個句子。
唯有這麼做,才能夠實現「階梯式財富上升」。
有錢人們堅守這個原則,在牛市裡獲利,在熊市裡就算無法使資產增值,但可以好好熬過這段時間,所以有錢人的資產會呈現階梯式的成長。
但是散戶們雖然在牛市賺到錢,不過卻在熊市裡虧損,形成「鋸齒形」走勢,所以無法從中獲利。
在熊市裡不交易很重要,但是大部分的散戶在投資的時候,不會去分辨牛市與熊市,往往是買進股票之後再「長抱不賣」。
「在熊市裡死握着手上的資產不賣,這不是把一開始決定好的停損標準都拋諸腦後了嗎!」媽媽說道。不過這點媽媽錯了,大部分的散戶根本就沒思考過這件事,他們不是事後修改停損計劃,而是根本沒有計劃。
有錢人的資產爲什麼會像前面的圖表一樣,呈現階梯式成長呢?因爲他們在牛市結束的時候,就會賣出資產, 離開市場,熬過熊市,守下大部分的資本之後,再度從牛市出發,繼續增值。
媽媽驚訝地歪了頭:「這不是你一直在強調的事嗎?」
這一點不是隻有我在強調而已。大部分的「金融專家」工作的體系,是「投資人必須交易,他們才能獲利」,因此他們無法提出「在熊市時降低股票比重,或中斷投資活動」這類的建議。
所以他們主張的是,在熊市時買進一檔好的股票,熬過去之後,就可以再度獲利。可能是基於這項原因吧,大部分的投資人根本不會考慮賣出虧損的股票。
當然,肯定也有投資人能夠在熊市裡找到上漲的股票,從中獲利。但我不屬於這當中的一分子,而且99.9%的投資人也都沒有能力在熊市裡獲利。
這個部分很重要,請恕我再次強調—牛市時投資風險資產,從中獲利;熊市來臨時,賣掉風險資產,逃向安全資產。然後這段時間,暫停投資活動,認真讀書,纔是走向富者之途。不過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這樣投資的。
(本文摘自幸福文化出版《一輩子只懂儲蓄的66歲林女士靠股票賺大錢!》,作者:姜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