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如果你抑鬱,說明你活在過去;如果你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如果你平靜,才說明你活在當下。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在情緒的漩渦中,我們逐漸被裹挾,看不清生活的真相,找不到內在的自我。
那麼問你:現在,過去,未來,你活在哪一天呢?
《人民日報》給出一份答案:“如果你抑鬱,說明你活在過去;如果你焦慮,說明你活在未來;如果你平靜,才說明你活在當下。”
仔細想了想,確實如此:活在過去,思慮未來,折磨當下,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這正是我們很多人的寫照。
01.
抑鬱:沉溺於過往,不肯翻篇。
昨天的太陽,註定曬不幹今天的衣裳。
抑鬱的人常常深陷於過去的回憶,無法自拔,他們對過去反覆咀嚼,彷彿那些經歷是永恆無法磨滅的烙印。
這種經歷可能是某段傷心的感情歷程,可能是某次事業挫敗,也可能是某個往昔的錯誤抉擇。
這些痛苦的記憶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讓他們難以逃離。他們習慣了自我否定和批判,總是懊悔和自責,以至於陷入深深的抑鬱之中。
研究者發現,像這類人羣通常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思想反芻。
曾經我也是一個思想反芻的重度患者,總喜歡拿過去的經歷反覆鞭笞自己。比如考研兩年還考不上想去的學校,比如總是配得感很低。
後來我看了《我的外婆從不內耗》,才明白了一個道理:對過去的經歷患得患失,不肯翻篇,是對自己的最大懲罰,不要總是自己欺負自己。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人生路上,即使過往蕭瑟,你也要雲淡風輕,笑談過往。
02.
焦慮:遙望未來,恐懼未知
人生唯一確定的,就是不確定的人生;人生唯一恐懼的,就是恐懼的本身。
《情緒自救》書中講到:所有的焦慮,都源於頭腦對未來的想象。
我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會引發無止境的擔憂,會在腦海中不斷幻想這些可能發生的災難性場景,逐漸把自己的理性一點點給淹沒。
這種過度的擔憂和幻想,讓我們無法專注於當下,始終處於一種緊張和不安的狀態。
二十到三十歲的這段年紀,正是人生迷茫而動盪的時期。婚姻,生育,事業的不確定,會讓人的心緒如同亂線一般,糾結、纏繞。
過往二十八年,我一直都稀裡糊塗,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甚至拿着別人的地圖,以爲就是自己的路。
直到現在纔想着掙脫出來,探索自己,才發現一切不過順其自然。
所以不要提前焦慮,也不要預知煩惱,生活就是見招拆招,天大的事情,順其自然,會發現也不過如此而已。
03.
平靜:立足當下,抓住此刻
作家茅盾曾說:“過去的,讓它過去,永遠不要回顧;未來的,等來了時再說,不要空想;我們只抓住了現在,用我們現在的理想,做我們所應該做的。”
平靜的人懂得珍惜每一個瞬間,他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點滴,用愛去擁抱這個世界。
他們立足當下,不爲過去所擾,不爲未來所憂,心如止水,波瀾不驚,能夠珍惜每一個能改變自己的機會。
他們也懂得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優點和缺點,以及生活中的一切境遇。
這種內心的平靜和滿足,讓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當你也能心念立轉,便能發現生活中好事連連,因爲起心動念是因,當下所受皆是果。
04.
寫在後面
智者所嘆,“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這是人生的智慧。
很喜歡作家王小波說的一段話:
“我來這個世界,是來看花怎麼開,水怎麼流,太陽怎麼升起,夕陽何時落下,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生命是一場偶然,我在其中尋找因果。”
願你也能不再糾結和焦慮,變得自信滿滿,去追求有意義的人和事。
• End•
作者簡介:
木良,探索自己的終身成長者。
亞馬遜運營,喜歡閱讀和寫作的95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