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練好內功、站穩腳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張近山

擁有2500萬個零部件、總電纜佈置長度達4000多公里的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命名交付;首套自主可控抽水蓄能電站勵磁系統通過鑑定,實現“芯片級”自主可控;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外貿“新三樣”憑藉新技術、新產品脫穎而出,揚帆出海、叫響全球……一系列成就和突破,刻印下今年以來我國實體經濟加快恢復向好、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的堅實步伐。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爲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爲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重要保障。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的背景下,只有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纔能有效維護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穩定,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經濟發展才能活力澎湃。今年以來,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0.5%,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8%;全國糧食總產量創歷史新高,連續9年站穩1.3萬億斤臺階;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200億件;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9.5%……實踐證明,加快構建現代化的工業、農業、服務業和基礎設施,不僅有助於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讓穩的基礎更加牢固,也爲高質量發展注入不竭動能,讓進的動力更加強勁。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離不開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引擎、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一個5G智慧工廠裡,融合了物聯網、數字孿生、智能算法、5G、AR等多重技術的智能化產線長達120米,不到10秒鐘就有一臺筆記本電腦從產線上送出。此外,工廠屋頂上3萬平方米的分佈式光伏板預計一年可爲廠區減少碳排放3000噸。更加智能、更顯綠色、更趨融合,這樣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目前我國已建設近萬家,成爲科技創新帶動產業創新、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的生動縮影。準確把握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本特徵和要求,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才能推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當前,我國已基本形成規模大、體系全、競爭力較強的產業體系,但一些產業還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問題,部分領域關鍵技術和設備、關鍵基礎材料、核心零部件等受制於人。例如,受限於技術、管理、資本等,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比較滯後,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相對較低。又如,我國擁有完整的材料體系,但對先進裝備的支撐保障能力不足,部分材料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練好內功、站穩腳跟,找準“卡脖子”“掉鏈子”薄弱環節加快補短板、強弱項、鍛長板,是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的必然要求。

從上天入地、潛海摘星的大國重器,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粥一飯、一絲一縷,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孕育着巨大的市場,連接着億萬人民的日常生活。做好強產業的文章,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夯實的是發展之基,增進的是人民福祉,將爲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注入磅礴力量。

人民財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人民財評:頂壓克難,中國經濟回升向好

人民財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