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究竟是怎樣造出來的?
一直以來,由於擁有極高的保密性,印鈔工作似乎十分神秘莫測,你是不是也好奇過錢幣究竟是怎麼造出來的?我們從紙幣說起。
對於印鈔廠來說,生產出來的“錢”不是真正的貨幣,而是一種產品,就如同食品廠生產的辣條、化工廠生產的肥料。
不過不同於普通的印刷製品,由於鈔票的特殊性,其印製過程也要明顯複雜,一張人民幣從手工雕刻模板到印刷出廠,至少要經過十多道工序。
1、首要工序選紙:棉、麻等植物作紙漿
拋開漫長的工藝性設計環節不談,人民幣生產的第一個環節就是選紙。
通常,大多數的鈔票均爲紙質,人民幣也不例外。鈔紙的製作原料大多采用纖維較長的棉、麻等植物作紙漿,這樣造出來的紙張光潔堅韌、挺度好、耐磨力強,經久流通纖維也不易鬆散、發毛、斷裂。
另外,在製作過程中還會採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以保證其具有耐磨、耐折、耐酸、耐鹼等特點。
同時,鈔紙上還會佈滿用於防僞的水印,選紙工作必須考慮到水印具有方向性的問題防止水印倒置鈔票的產生。
(看似“白紙”的印鈔紙已經在造紙過程中加上了水印)
2、印製:決不能用印鈔紙做試驗
鈔紙選好後送到印刷車間,經過數臺凹印機的流水線印製,白紙就可以變成人民幣。
和普通的印刷機一樣,印製人民幣的時候,開始一段時間需要進行試印以調整印刷設備至最佳狀態。但在印製人民幣時,不允許在鈔票紙上作試驗,一般用的都是普通紙張。因爲印鈔紙都是有嚴格數量管理的,一張也不能少,在印製過程中如出現廢品,即使揉成團的廢紙也要進行登記審查,手續十分嚴格。
3、裁切:報紙大小的人民幣切成10張
印製完的鈔票還要經過裁切工序,新鮮出爐的人民幣足有報紙一般大小,上面有着幾十張人民幣,這道工序就是將其裁切開來。
4、質檢:廢票要不得
最後還需進行質檢,質檢員在高亮燈光下那個整沓的人民幣,逐張檢查人民幣的質量,如是否有號碼、文字印錯、顏色是否均勻、水印是否倒置等,如有則剔除廢票。
印鈔過程中的十多道工序中,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的一絲不苟,同時對印刷技術,防僞技術等有着很高的要求,是個科技含量很高的工作。
十九世紀末,俄國印鈔專家奧洛夫發明了一種具有集色輥筒的一版多色印鈔機,後人稱此爲“奧洛夫印刷法”,這種方法相比於傳統的溼膠平板印刷工藝,在防僞性能上有很大的提升。
建國初期,由於中國相關技術能力的缺乏,曾委託蘇聯印製過一段時間人民幣,上世紀五十年代中蘇交惡以後,蘇聯人傲慢地拒絕繼續提供這種技術支持。但是,中國印鈔行業前輩並不氣餒,短短三年時間攻克技術難關,爲第三套人民幣印製過程涉及的紙張油墨、版式設計、製版雕刻、防僞技術、印製工藝和印製機械的全部國有化做出了傑出貢獻。
從此中國的印鈔業走上了完全自主化的道路。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鈔票是國家名片,作爲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現代鈔票的設計印刷過程中需要更多考慮藝術性、防僞性及流通性的問題,這對印鈔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正是在這種需求的指引下,中國印鈔行業的技術人員不斷進行科技攻關,取得一項項世界領先的技術突破。201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證書就頒發給了“SD凹印對印”團隊。這是一項解決了全球印製行業內共性難題的重要科技成果。那麼,什麼是所謂的凹印對印呢?
凹版印刷:不易被模仿和僞造
凹印,即凹版印刷,是將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壓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畫面的濃淡層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淺決定的,如果凹坑較深,則含的油墨較多,壓印後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層就較厚;相反如果凹坑較淺,則含的油墨量就較少,壓印後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層就較薄。
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票面正面毛澤東頭像採用雕刻凹印印刷,用手指觸摸有明顯的凹凸感。
作爲印刷工藝的一種,凹版印刷以其印製品墨層厚實,顏色鮮豔、飽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質量穩定、印刷速度快等優點在印刷包裝及圖文出版領域內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
(凹版印刷原理圖)
同時,因爲凹版印刷線條的粗細及油墨的濃淡層次在刻版時可以任意控制,不易被模仿和僞造,尤其是墨坑的深淺,依照印好的圖文進行逼真雕刻的可能性非常小,使其成爲鈔票印製的不二之選。
“無凹不成幣”——防僞技術的關鍵
同時,凹版印刷印製出的鈔票具有明顯的凹凸感,這也成爲防僞技術的關鍵,印鈔界有着“無凹不成幣”的說法,相信我們日常生活中也都有過通過大面額鈔票上的人像花紋和國徽上的凹凸層次來鑑別假幣的經歷。
中國自主研製了世界首臺凹印對印機
傳統的凹版印刷技術在印鈔過程中只能進行單面印刷,印完一面之後需要晾乾油墨後再進行另外一面的印刷,這無疑增加了時間成本,而“SD凹印對印”技術則可以實現雙面同時凹印,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
中國自主研製了世界首臺凹印對印機,解決了凹印對印的世界性難題,並相繼在日本、瑞士、德國獲得了國際專利授權。
防僞:技術與藝術的融合?
現代鈔票的印製,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問題,更是技術與藝術設計的完美結合。
2015年11月推出的第五代新版百元人民幣,相比於舊版人民幣增加了位於票面正面右側的4毫米寬的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以提升防僞性能,當觀察角度由直視變爲斜視時,安全線顏色由品紅色變爲綠色;透光觀察時,可見安全線中正反交替排列的鏤空文字“¥100”。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幣部分紙幣也採用了光彩光變面額數字和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防僞技術。
(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
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對光源要求不高,顏色變化明顯,同時集成鏤空文字特徵,不僅增加美觀性,而且有利於公衆識別。
2015版100元人民幣在增加光變鏤空開窗安全線的同時,還保留了舊版的磁性全埋安全線設計,在利於公衆識別的同時兼顧了機讀性能,充分體現了技術上的改良與創新。
在設計這種新型安全線時,技術人員進行了反覆的試驗,從2毫米到5毫米,安全線太窄,識別效果不明顯,太寬則不利於鈔票整體的平整性,最終選擇4毫米這一防僞技術與藝術設計的平衡點。
(光學防僞安全線)
除了印鈔,中國在造幣方面也擁有核心技術。
我們平時會看到有的硬幣邊緣會有均勻分佈的絲齒,這種均勻的分佈便得益於“硬幣邊部全齒間隔半齒技術”,這種技術曾獲得全國第十七屆發明展覽會金獎,提升了硬幣制造的技術難度,增強了硬幣的大衆防僞性能,是造幣技術進步的重要體現。
爲實現全齒間隔半齒的效果,首先分別加工出疏齒電極和密齒電極,並通過緊固件將兩者緊固形成組合電極;利用電火花成形技術將組合電極的全齒間隔半齒的結構形式反映到絲齒套模上,最後利用絲齒套模可壓印出所需要的硬幣。
(梳齒電極)
(密齒電極)
組合電極
(四)全產業鏈國產化輸出
建國初期,人民幣需要外國的幫助完成印製,而時至今日,中國印鈔業可以實現全產業鏈的國產化輸出,而且還能幫助別國印製鈔票。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在2016年8月在與英國、法國等國家知名企業的激烈競爭中勝出後,獲得了爲尼泊爾承印2億張尼泊爾1000盧比鈔票的訂單。
尼泊爾1000盧比是尼泊爾央行發行的最大面額的鈔票,在尼泊爾的金融流通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對鈔票的防僞技術和票面設計,也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
而從訂單中標,到第一批產品發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前後只用了5個月時間,同時,印製過程中的版、墨、紙、線,包括印刷技術的集成,全部採用國產化,不僅對印鈔技術是驗證,也是對中國印鈔業綜合實力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