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爲什麼會得糖尿病?如果沒糖尿病,1萬年前人類或許早已滅絕

前言:

現在,“有啥別有病”成爲大家的口頭禪。

然而,在衆多疾病之中,糖尿病似乎擁有着一種特殊的地位,它在無形之中悄然滲透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以至於在許多家庭中,總能找到一兩個甚至更多成員被糖尿病所困擾。

而且,即便大家是在飲食方面很是注意,好像糖尿病依舊能找上門。

儘管現代醫學飛速發展,但至今都未能找到根治這一疾病的方法。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這看似令人畏懼的糖尿病,其實在遠古時期,是人類得以生存和延續的關鍵……

1、糖尿病能100%避免嗎?

糖尿病,這一困擾着無數人的疾病,其發病原因在大家眼中存在着多種理解。

一般而言,飲食油膩與過度攝入糖分被視爲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許多醫生會建議有這方面隱患的病人減少高糖、高油脂食物的攝入,降低患病風險。

然而,儘管這些建議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延緩糖尿病的發生,但至今尚未有確鑿的方法能夠完全規避這一疾病。

事實上,將糖尿病的誘因簡單歸結爲生活習慣或者飲食習慣,只是觸及了糖尿病淺層次的問題,而深入探究後我們會發現,糖尿病實際上與人類進化之間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2、古人類差一點滅絕。

糖,作爲一種碳水化合物,在營養學中佔據極其重要的位置,而糖類化合物廣泛存在於各種植物體內,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產物,也是人類獲取能量的重要來源。

當人體攝入含有糖類的食物後,這些糖類會在消化過程中被分解,並通過小腸吸收進入血液,形成血糖,即血液中的葡萄糖,它是人體細胞獲取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

人體爲了維持血糖的穩定,胰島素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然而,當胰島素的分泌或功能出現問題時,尤其是當胰島素分泌減少,就無法有效應對血糖水平上升,人身體的血糖便會持續攀升至危險的高度。

這一變化不僅威脅着細胞的正常代謝,更可能觸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導致糖尿病這一慢性疾病的發生。

但是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的糖尿病?

難道每個人的飲食習慣都不健康?

還是每個人的胰島都註定會存在問題?

其實,要解開糖尿病之謎,我們需要將目光投向更爲深遠的人類進化歷程和大自然的奧秘之中。

在人類漫長的進化歷程中,曾經歷過無數次危險。

研究發現,距今約100萬年前,地球的氣候環境發生了急劇變化,冰川事件導致全球氣溫驟降,同時在非洲大陸,氣候更是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嚴重乾旱。

氣候的極具變化,首先受到影響的就是綠色植物的生長,植被數量開始快速銳減,這一變化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迅速波及到了整個生物鏈。

那些以植物爲食的動物,數量也城呈現下降趨勢,生物鏈嚴重破壞,使得人類祖先的食物來源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原本能夠依靠採集、狩獵爲生的古人類,爲了生存,不得不被迫轉向農業生產,嘗試通過耕種或者飼養來獲取穩定的食物來源。

但是,在環境仍舊惡劣的情況下,物資匱乏的現象無法改變,無論是古人類還是動、植物,都經常處於飢餓的狀態中,於是便出現了大量物種的滅絕或數量銳減的情況,人類也未能倖免。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這一時期的古人類,由於食物短缺、生存環境惡劣,短時間內喪失了約98.7%的羣體成員,人類對熱量的需求變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在此之後的10萬年時間,人類的成年個體數便驟降僅1280人,可以說幾乎走到了滅絕的邊緣。

而對熱量的需求,便成爲推動人類進化的關鍵動力。

在這場極度艱難的生存挑戰中,大約一萬年前,遠古人類體內的基因開始發生突變!

3、高血糖更受青睞。

爲了生存,古人類逐漸演化出了一系列適應機制,尤其,突變後的基因具有強大的適應性當時及環境的能力,它能夠幫助人類在食物短缺和寒冷的情況下,更加高效地吸收和儲存能量,而高血糖現象便是其中之一。

當古人類攝入有限的食物時,如果是低血糖的生命體,當血糖水平急劇下降時,其各項生理功能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更爲嚴重的是,如果低血糖持續時間過長,那麼該生命體的意識會逐漸模糊,甚至在短短几小時內,就能出現昏迷甚至死亡,危及生命。

但是高血糖則不同,它能夠在嚴苛的環境中,憑藉自身的血糖迅速爲身體提供所需的能量,確保他們在惡劣環境中能夠繼續生存。

同時,爲了節省能量、提高生存效率,他們逐漸演化出了一種能夠在少量食物攝入下迅速提升血糖的能力。

而脂肪,作爲人類儲存能量的主要方式之一。當攝入的食物超過其即時能量需求時,多餘的能量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而高血糖現象則有助於促進這一過程的發生。當血糖水平升高時,身體會將多餘的糖分轉化爲脂肪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胰島素分泌減少,則更加促使古人類積累了更多的脂肪儲備。

衆所周知,人類的大腦運作離不開能量,其主要能量源泉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然而,在遠古時期,人類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極低,這就要求身體必須採取某種機制來確保大腦獲得充足的能量供給。

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減少肌肉對葡萄糖的消耗,將寶貴的葡萄糖資源優先分配給大腦使用,從而確保了大腦在能量供應上的優先權,我們將這種調節機制稱爲“胰島素抵抗”。

這些個體在面臨食物短缺的困境時,胰島素抵抗是古人類爲了適應生存而進化出的一種特殊能力。

以上這些因素,這對於生活在嚴寒環境中的遠古人類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生存財富,使他們能夠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有效地緩解了因能量匱乏導致的人類數量進一步的銳減。

因此,生物爲了生存而進化,這樣看是有利的,但是隨着環境的變化,卻也爲現代人類埋下了潛在的健康隱患。

4、未淘汰的遺傳陰影

儘管生物進化歷經了漫長的歲月,但是糖尿病這一嚴重的疾病,並未在進化過程中被淘汰。

首先,從發病年齡來看,大多數人患上糖尿病的時間都在成年,又是甚至是老年階段纔有徵兆,而在青年時期就罹患糖尿病的情況相對較少。

這意味着,在個體生育和繁衍後代的重要時期,糖尿病的所產生的副作用幾乎沒有,因此它對於個體的遺傳貢獻並未受到嚴重的削弱。

其次,糖尿病作爲一種慢性病,其致死率並不高,且病症顯現的時間相對較輕。

這導致了許多攜帶糖尿病相關基因的個體在生存競爭中並未立即被淘汰,而是有機會將他們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

這種“延遲淘汰”的現象,使得糖尿病相關基因在種羣中得以保留。

而在現代社會,這些“高血糖、糖尿病”的基因反而成爲了折磨人們的罪魁禍首。

人類社會的溫飽問題和氣候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加上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結構的調整,人們攝入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顯著增加。

古人類基因中的這種適應機制不再適應當前的環境,反而導致了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頻發。

所以,高血糖和糖尿病變成現代社會成爲了折磨人們的罪魁禍首。

只不過,我們仍然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改變生活方式以及積極進行治療和管理,來控制血糖水平,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比如減少高糖、高碳水化合物攝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同時定期進行有氧運動,定期進行血糖檢測或者進行藥物治療。

結語:

隨着我們對糖尿病認識的不斷深入和治療手段的不斷創新,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某一天,糖尿病將不再是困擾人類健康的難題。

聲明:文中圖片均來自於公衆網絡,如有侵權煩請告知,違者必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