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學生村醫留得安心幹得舒心(無影燈)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白劍峰

《人民日報》(

2024年12月28日

第 08 版)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近日舉辦的新聞發佈會上,來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洛須鎮洛須村的大學生鄉村醫生更求才巴,講述了他的從醫故事。

更求才巴2022年畢業於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2024年通過大學生村醫專項計劃成爲一名鄉村醫生。他所在的洛須村地廣人稀,高寒缺氧。鎮衛生院爲他解決了住宿等生活問題,州里安排他參加了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在一次次的診斷、治療和隨訪中,更求才巴贏得了村民的信任。

長期以來,我國鄉村醫生隊伍學歷層次低、年齡結構老化等問題突出。隨着老一代村醫逐漸退出舞臺,不少村衛生室人才青黃不接,甚至成爲“空殼”。2023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五部門決定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截至2024年10月底,專項計劃錄用的近7500名大學生鄉村醫生已陸續走上工作崗位,爲鄉村醫生隊伍增添了新鮮力量。然而,穩定大學生村醫隊伍,需要在“扶上馬”的同時,拿出更多舉措“送一程”,確保“招得來、留得住、用得好”。

明確編制身份。過去不少村醫沒有納入編制管理,一邊種地一邊行醫,身份是“半農半醫”,收入待遇低,養老沒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作積極性和職業穩定性。專項計劃要求,鄉鎮衛生院應當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公開招聘符合條件的優秀大學生鄉村醫生。近年來,一些地方明確鄉鎮衛生院與村醫簽訂聘用勞動合同,使村醫身份由個體轉變爲鄉鎮衛生院聘用人員,讓大學生看到了鄉村醫生的職業前景,吸引了一大批高學歷、高素質的醫學專業人才紮根基層,促進了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同質化。

拓寬職業空間。專項計劃要求,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加大大學生鄉村醫生的繼續醫學教育資源供給;各地要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不斷提高鄉村醫生醫學綜合能力和實踐技能,爲其考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創造條件。例如,浙江省在省內的醫學院校設立省級大學生鄉村醫生培訓基地,實施爲期一年的大學生鄉村醫生培養,通過線上學習資源的利用和線下實踐經驗的積累,不斷提升大學生鄉村醫生的醫學理論知識和臨牀實踐能力。安徽省建設覆蓋基層的“智醫助理”輔診系統,在不改變醫生原有工作習慣的基礎上,實現對問診全過程的智能輔助,提升村醫的醫療服務能力。

完善待遇保障。要切實落實鄉村醫生多渠道補償政策,統籌解決好鄉村醫生收入和待遇保障問題,健全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激勵制度。專項計劃要求,在分配中對大學生鄉村醫生予以傾斜,進一步提高其收入待遇和崗位吸引力。例如,甘肅省對納入聘用管理的村醫,執行國家統一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製度,落實有關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障待遇;對於承擔基本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等服務的績效工資,經鄉鎮衛生院績效考覈後發放。

鄉村醫生是最貼近億萬農村居民的健康“守護人”,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着基礎性作用。期望各地各部門以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計劃爲契機,加大激勵和保障力度,讓大學生村醫留得安心、幹得舒心,引導他們服務農村、紮根農村,夯實我國鄉村醫療衛生服務的網底,讓廣大農民享有更便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