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櫃風暴擴大 航運股瘋漲複製去年防疫族羣

新年新飆股。(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理財週刊發行人-洪寶山。(圖/理財週刊提供)

截至1月6日爲止,全球COVID-19確診人數突破8600萬人,但變種病毒讓歐美陷入二次疫情爆發的困境,疫苗問世初期,生產速度跟不上病毒擴散的速度,全英第二次鎖國,日本可能跟進,美國還在等拜登1月20日就任,北京宣稱疫情可控,但也嚴陣以待,節氣進入到小寒,看來農曆年底這波寒流沒撐過去前,本波二次疫情就還沒出現轉折點。

元月效應啓動 新飆股起漲區

不過,疫情越是嚴峻,各國政府越注入資源刺激經濟,但在無薪假人數仍多,把失業補助金投入股市,是最簡單且有效率的賺錢方式,特別是即將迎來農曆春節的兩岸三地股市,在元旦新年之後,連續兩天同步創新高,顯然,元月效應啓動,所謂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相信我們正處在2021年的新飆股的起漲區,本期《理財週刊》就試着來挖掘新年新飆股。

根據交易所的統計資料,去(2020)年開戶人數三十歲左右的新開戶數佔四成,暫且不論這些年輕人是不是用家裡的資金代操,不可爭論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低價股佔據了漲停排行榜的多數,但這些低價股卻又不是無基之彈。

全球貨櫃奇缺 航運股漲翻天

主要是疫情的14天邊境管制,各大航空公司貨機僅佔二成,加上倒閉了四十家航空公司,廠商擔心斷鏈,所以積極補庫存,提前兩季下訂單,造成海運的貨櫃出奇短缺,於是價高者得,於是大宗商品與電子零組件的漲價潮全線蔓延開來,反映的是轉機題材,在籌碼沉澱多年的優勢下,頗有複製去年生技防疫翻倍的模式。

2025年七大車廠停產燃油車,疊加拜登施政重視環保,特斯拉的超低價陸版Model Y直接威脅到傳統豪華燃油車品牌(寶馬X3、奔馳GLC、奧迪Q5),在鴻海宣佈與拜騰汽車合作造車,宣告手機終端利潤逐漸見頂智慧型手機時代到AIoT時代的必然轉型

汽車行業正在從過去賺取一次性出售汽車的利潤轉變爲賺取存量用戶服務費,如OTA軟體升級等,而鴻海已經在去年推出一套工具,可以讓其他公司設計電動車的大型零組件,然後由富士康生產,目前富士康已經在爲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汽車製造商提供特定的零組件,在2020年築底一整年後,相信鴻海今年將大展身手。

鴻海轉型出發 鴻家軍輪流飆

去年的集團作帳,泛鴻海集團算是鼎力支持多頭,天鈺打着快充的題材,從42.9元一個月大漲1.8倍,帶動同樣是低價股的廣宇從21.2元漲到34.1元,+60%漲幅,正達從16.2元漲到28.1元,+73.4%漲幅,榮創從23元漲到38.95元,+69.34%漲幅,羣創從10.05元漲到15.95元,+58.7%漲幅,乙盛-KY從41.5元漲到75.5元,+81.9%漲幅,可以說是低價股大漲的代表。相信上述個股今年仍是多頭的重心,特別是未來鴻海將整合集團內資源,對於乙盛-KY、臺揚、廣宇、羣創、亞太電、新普等可追蹤。

電池等發電系統佔了電動車40%以上的成本,於是近年來車商發展磷酸鐵鋰電池(LFP),多數用在公共交通系統的巴士,去年因特斯拉提出「無鈷」計劃,以及比亞迪公開一段視頻,用針刺實驗證明「刀片電池」(LFP的一種特殊封裝形式)遠比鋰電池要安全很多,比方型LFP安全,從而引發了關注。

事實上LFP的循環壽命長,鋰電池循環壽命在1500-2000次左右,LFP能達到四千次,其次就是安全性高。但是LFP有個致命的弱點,以至於至今難以全面性的取代鋰電池,就是低溫性能差,原因在於正極材料(磷酸鋰鐵化合物)本身爲絕緣體,相較於鋰電池導電率低,在低溫下導電性更差。

新普做鋰電池 獲利將創新高

元旦期間就傳出中國北方一名比亞迪電動車主經過多次冬季試驗後,發現充滿一次電後的實際續航僅有二三○公里,遠低於官方宣稱的六百公里續航,比亞迪給的官方說法是「車主在原地怠速用電並開空調造成」,相對於燃油車開空調暖氣時,浪費掉的是發動機熱能,並不怎麼影響油耗。但電動車開暖氣時,用的可是電池的能源,這點差異就註定了鋰電池在短期內仍是電動車供電系統的主流。

尤其是鋰電池最重要的鈷礦,主要產地在剛果共和國,在當下南非發現的COVID-19變種病毒傳染力特強,鈷價看漲,自然有利於新普。新普連續三年EPS超過十元,現金股利也連續三年十元以上,2020年前三季EPS達17.79元,第四季營收成長25.4%,EPS可望創新高。

本文作者:洪寶山

(本文摘自《理財週刊1063期》)

《理財週刊10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