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再平衡 中歐四國成焦點

《2022韌性供應鏈全球區域製造中心市調報告系列》中歐四國篇。圖/外貿協會提供

美中貿易戰2018年起開打,美國對中國大陸上千項的產品加徵10%至25%不等的關稅;2020年COVID-19疫情的爆發及衝擊,造成分割細緻的供應鏈產生許多斷點;工業3.0、工業4.0的發展,許多工廠開始導入自動化、機器人設備,以因應日漸提升的勞動工資或環境限制等因素,形成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許多企業開始採取多點佈局、生產佈局區域化等方式,以控管分散的地緣風險、應對危機作調適及快速恢復生產,進而提升供應鏈的韌性,此爲「韌性供應鏈1.0」。

2021年,疫情仍持續影響全球各國,上半年全球貿易環境面臨半導體晶片缺貨、物流缺櫃、港口壅塞、原物料上漲、供應鏈通貨膨脹等問題,未來國際情勢會比過去兩年更加複雜。面臨地緣衝突、疫情、氣候變遷、新的科技應用等新變數及變局,企業應採取更前瞻、多思維的策略增強供應鏈的韌性,此爲「韌性供應鏈2.0」企劃緣起。

面對供應鏈的挑戰,外貿協會於2021年5月出版《供應鏈重組的領航地圖》,提出韌性供應鏈2.0的策略,包含七個關鍵密碼、八大區域製造中心領航地圖之市場策略、九大產業夥伴合作領域之產業策略。對於當前正在進行中的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基於前述所列之理念與思維,本書最重要的任務是充分掌握當前歐洲局勢與未來可能動向,協助臺商加強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韌性,提出佈局策略。重點包括以下:

1.瞭解歐洲供應鏈重組趨勢與方向

供應鏈的重組反映出斷鏈危機後,許多全球企業已開始調整製造與採購佈局,未來臺灣企業重新尋找可靠的歐洲合作伙伴,或加入歐洲企業供應鏈時,勢必需要充分了解當前歐洲目標國家政府與企業的思維,例如各國指標型大企業的調整動向,以及其所牽動的供應鏈佈局,同時也蒐集歐洲政府協助推動供應鏈重組的政策走向,針對供應鏈趨勢與理念,說明歐洲對當前供應鏈重組的看法與政策走向,俾以充分掌握當前供應鏈重組的最新趨勢與重要模式,並且整理未來全球供應鏈朝歐洲區域中心發展的趨勢和動向,作爲臺商研擬供應鏈重組策略的基礎架構。

2.盤點供應鏈重組環境條件,篩選產業

臺商在當前全球供應鏈重組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主要因爲臺灣的兩大貿易伙伴美國與中國大陸供應鏈脫鉤的情勢已然確立,臺商一方面要考量美國客戶要求,將部分產能移出中國大陸,一方面要配合全球短鏈化、區域化趨勢,到第三地建構產業鏈和產業聚落。不過臺商不論是迴流或是移轉到第三地,都會面臨到許多的挑戰,包括:土地與基礎設施、有素質的勞動人口、遷廠成本、上下游供應鏈的完整與否等。

因此,本書將盤點歐洲市場概況、中歐四國之優勢產業、當地投資與臺歐貿易合作關係等因素,並篩選合適臺灣產業佈局產業,並且針對篩選出之產業與指標企業進行深度訪談進,深入瞭解歐洲區域面臨全球供應重組之下的觀點與因應之道與、並儘可能呈現臺灣廠商赴當地佈局可能面臨的挑戰,以及當地政府所提供有利於外商投資優惠政策,進行供應鏈重組環境條件的分析和建議。

3.研擬歐洲區域製造中心之佈局策略供我商參考

除前述歐洲供應鏈生態資料分析整理,供臺灣企業參考之外,還增加外貿協會海外據點的在地觀察與訪查,以期更爲詳實、即時協助臺商快速掌握供應鏈在地化的挑戰與機會,作爲臺商擬定供應鏈重組策略的參考。

本文源自:全球供應鏈再平衡-立足中歐、決勝歐洲(外貿協會出版)網址如下:https://www.trademag.org.tw/page/bookid1/?book_id=1969

現正訂閱經貿透視 海外市調(2020-2022)免費下載,再送萬國通路行李箱及松木微電腦立扇:https://www.trademag.org.tw/page/focus2/?id=7864408&url=/Default.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