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黨媒聚焦遵義高質量發展│一份沉甸甸的高質量發展“遵義答卷”

“一棟樓”,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一瓶酒”,風來隔壁三家醉,雨後開瓶十里香;“一片海”,曾遊竹海未能忘,萬畝茶園翻碧浪;“一串紅”,紅辣椒、紅高粱、紅產業,紅豔似火映日邊;“一座城”,偉大轉折地,省域副中心,遵道行義城……

千年詩畫古韻,一城人文瑰寶。遵義,古稱播州,春秋屬巴蜀,秦漢置郡;唐代改爲播州,明朝隸屬四川;清雍正年間劃歸貴州,改置遵義府。遵義之名始於唐貞觀十六年,取義《尚書》“無偏無陂,遵王之義”。遵義是著名的革命聖地,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遵義並召開了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1997年遵義撤地設市,面積30767平方公里,轄3區2市9縣和新蒲新區,戶籍人口826.36萬,是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動感魅力新遵義,和諧神韻古播州。走進夢幻山水,感受魅力遵義,你會驚異地發現,這是一座夢想之城、綠色之城、幸福之城。

黨的十八大以來,遵義市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以“走前列、打頭陣、當先鋒、出亮點、樹標杆”的雄姿,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全面融入成渝地區,做大做強遵義都市圈,與貴陽唱好“雙城記”,大力實施“縣域經濟倍增計劃”,腳踏實地闖出了一條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奮發新路,交出了一份沉甸甸、分量足的高質量發展“遵義答卷”。

一幅壯闊的現代化建設畫卷

已在黔北大地徐徐展開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圍繞更好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遵義市委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對遵義現代化建設作了統籌謀劃。

作爲“偉大轉折地”和“省域副中心”,遵義具有獨特的發展基礎和區域優勢。一是資源稟賦相對較好:遵義交通區位優越,地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貴陽—貴安—安順都市圈連接帶,全域位於重慶1.5小時交通圈;資源相對富集,全市已探明礦產60多種,其中錳鋁鎂鉬鎳等儲量居全國或全省領先地位,可開發水能資源500多萬千瓦,是全國重要的礦產加工基地、能源資源儲備基地以及“西電東送”重要基地。二是產業體系相對齊全:全市糧油、烤煙、茶葉、辣椒、畜禽等主要農產品產量佔全省1/4到1/3左右;工業門類相對齊全,產業配套較爲完善,白酒、裝備製造、能源等具備一定競爭力;旅遊產業方面,同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A級景區數量在全省佔比28.93%。

在發展目標任務上,遵義緊扣“經濟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目標願景,圍繞“四新”主攻“四化”主戰略和實現“四區一高地”主定位,堅持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固底板,提出了在全省“五個走前列”的奮鬥目標:即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前列,在促進共同富裕上走前列,在精神文明建設上走前列,在實現生態文明上走前列,在推進社會治理上走前列。確立了“構建七大體系”的重要任務:即構建現代化的產業發展體系、城鄉互融體系、動能支撐體系、民生服務體系、文化繁榮體系、生態文明體系、社會治理體系。制定了推動“三個重塑”的策略方式:即重塑思維理念,推動發展模式從盲目求快向量質齊升轉變、增長驅動由要素爲主向創新爲主轉變、產業選擇由盲目跟風向發揮優勢轉變、投資導向由政府爲主向社會爲主轉變;重塑體系機制,從根本上破解當前營商環境、化債償債、項目建設等痛點堵點難點問題;重塑能力作風,樹立勇挑重擔的良好風尚、突破創新的幹事導向、深鑽細研的落實態度。

到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正值遵義會議召開100週年。爲此,遵義市委緊盯2025年、2027年、2035年三個重要時間節點,對主要發展指標作了安排。具體是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要突破6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2400元;到2027年,力爭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500億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6670元;到2035年,地區生產總值要突破1萬億元、力爭達到1.1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萬元以上。具體到今年,確定經濟增長7%的預期目標,確保遵義現代化建設開好局起好步。

在產業發展佈局上,遵義奮力踐行省委明確的“五期”方位,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旅遊產業化一體佈局、同步推進,積極構建彰顯遵義特色、安全自主可控、競爭優勢明顯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一條立足資源稟賦的高質量發展新路

正在黔山貴水間向前延伸

從仁懷市茅臺鎮出發,赤水河沿岸酒類企業林立,座座廠房鱗次櫛比,升騰的酒霧瀰漫飄香。茅臺酒廠、習酒廠等酒類企業紅紅火火,廠區內製曲、生產、包裝齊頭並進,工人下沙上甄、灌瓶裝箱,一派繁忙景象。

工業興則百業興,工業強則百業強。遵義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始終把發展工業作爲首要任務,堅持以“十大工業產業”爲支撐,以“六大產業基地”建設爲牽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發展質效穩步提升。優質菸酒、能源化工、基礎材料、先進裝備製造產業是遵義的工業支柱,工業總產值佔比超過90%。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大數據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闢引領未來發展的新賽道,工業總量逐年增長,工業主體指標始終排位全省第一方陣前列,並連續三年進入數字城市全國百強榜。市場主體不斷壯大,2023年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00家,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1戶,新增創新型中小企業99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5戶;產業投資逐步擴大,2023年聚焦“四化”完成投資536.5億元,茅臺、習酒、珍酒、董酒等技改擴能和長嶺特鋼技改、頁岩氣勘探開發等一批重點產業項目有序推進,工業投資佔比達33.5%;新引進三一重能、史丹利等優強企業308家,實現產業到位資金509.4億元,工業項目到位資金佔比64.1%。市裡明確,到2025年和2027年,力爭全市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3100億元、3700億元,年均增長11%;規上工業企業數分別突破1000戶、1100戶;開發區工業總產值分別達到2700億元、3300億元。

白酒產業是遵義的支柱產業。依託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原產地和主產區資源稟賦,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白酒生產基地,全力打造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區。“十四五”以來,遵義白酒產業集羣發展,產值規模持續擴大,形成了“四區多點”的白酒產業格局。主要有茅臺酒產區、茅臺鎮傳統優勢產區、仁懷集聚區、習水集聚區以及匯川、播州、赤水、桐梓等特色產區。同時,白酒產業上下游產業鏈不斷健全完善,以赤水河流域爲核心的產業集羣基礎不斷夯實,世界醬香型白酒產業核心區建設穩步推進。2023年,遵義實現白酒產值1264.8億元,白酒產業成爲遵義的首位產業。到“十四五”末,力爭以醬香酒爲主導的白酒產業產值突破1700億元,助推3—5家白酒企業進入全國白酒行業前10強。

聚焦經濟看發展,全市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在開發區(園區)建設上,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行動,堅持“一園一主導”“一園一特色”,推動新蒲新區、新蒲經開區、遵義綜保區“三區”融合發展,規上工業總產值佔全市總量95%。仁懷市獲評世界醬香白酒核心產區,正安縣吉他文化產業園成功創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先後引進“容百鋰電”“長嶺特鋼”“百億珍酒”等重大產業項目。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縣兩級政務服務管理局,市縣兩級一般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達100%。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3年的1557.73億元增至2023年的4601.56億元。2023年,遵義市農業、工業、服務業產業分別增長3.9%、7.9%、6.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8.2%,並首次突破300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5%、8.2%;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9.9%、12.8%。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8%,連續3年、連續10個季度領跑全省。

聚焦農村看發展,黔北大地呈現新氣象。遵義素有“黔北糧倉”之稱,還是“四在農家·和美鄉村”發源地。加快建設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2020年全市8個貧困縣摘帽、87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92.2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貴州脫貧攻堅主戰場創造了“三個率先”。緊扣建設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和打造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市目標,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2023年全市脫貧人口、易地搬遷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5.3%、15.8%,人均純收入1萬元以下脫貧人口動態清零。農業產業穩步發展,茶葉、辣椒、紅粱種植面積穩居全省前列,2023年新增市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50家,完成農產品加工總產值638.2億元。堅持農村綜合改革整體聯動和系統集成,湄潭縣敲響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拍賣“第一槌”,獲批全國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範化整縣試點。湄潭縣、播州區、赤水市等7個縣(市、區)成功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這是遵義市定下的2024年發展目標。

目標爲導,精準發力。新的一年,全市以全面融入成渝地區,實施“縣域經濟倍增計劃”作爲重點任務。其中,紅花崗區重點加快提升城市品質,建設國家級高新區,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城區;匯川區着力發揮國家級經開區優勢,突出高端要素集聚集成轉化,成爲推動遵義城市發展的重要引擎;播州區全力打造黔北現代產城融合新區和現代物流中心;新蒲新區充分用好經開區、綜保區、航空口岸等平臺資源,全力提升“快進快出”交通網絡,打造成爲名副其實的政治、文化、商貿中心;習水縣堅持酒旅並舉,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向全國百強縣邁進。從“紅旅”“酒旅”“體旅”“茶旅”和民族文旅融合發展,到構建“場景+住宿+多業態”旅遊小生態圈、做靚“中心城區+仁習赤”黃金旅遊路線,加快建設世界知名旅遊城市,支持赤水打造世界級旅遊景區,推動赤水河谷國家級旅遊度假區提質發展;從“中國辣椒,蝦子定價,買賣全球”,到“全世界每7把吉他,就有1把產自正安”;從“道真食用菌產業位列西南第一,每年產量9萬噸”,再到“湄潭茶香四溢,連續4年位居中國茶業百強縣榜首”……全市各縣(市、區)立足資源稟賦,聚焦差異化發展,縣域經濟百花齊放、活力迸發。

立足“2035看遵義”,現階段是加快縮小與全國平均水平的重要追趕期。遵義正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積極構建優質高效的現代產業體系、共同繁榮的城鄉互融體系、內外發力的動能支撐體系、自然和諧的綠色生態體系、人民至上的民生保障體系、興文塑魂的紅色傳承體系、全面過硬的黨建引領體系,爲建設紅色傳承引領地、綠色發展示範區、美麗幸福新遵義而踔厲奮發。

一張張羣衆會心的笑臉上

洋溢着滿滿“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湄潭縣田家溝村口,一幅由44張幸福笑臉拼接成的大圖赫然在目。仔細看可以發現,那是年輕人對生活富足頗爲愜意的笑臉,那是孩子們對未來充滿想象的天真笑靨,那是老人深感家庭和美的恬靜笑容……

改革成效既體現在高質量發展的成色上,更體現在人民羣衆的一張張笑臉上。黨的十八大以來,遵義始終把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爲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各項改革措施精準落地,促進全體人民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

發展成果,讓羣衆盡享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持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着力構建“五育並舉”育人體系,完成643所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調整改革工作。紮實推進學前教育“雙普”工作,道真自治縣獲得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稱號。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成效明顯,國家級信息化教學實驗區、在遵高校“雙一流”“雙高”建設穩步推進。紮實抓好“體教融合”示範市創建,獲批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國家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地區、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改革試驗區,榮獲“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

發展成果,讓羣衆盡享更加普惠的醫養資源。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範城市建設有序推進,入選2022年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創新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組建26個縣域醫共體、規劃佈局52個縣域區域醫療中心。縣域醫療次中心建設經驗在全省推廣,習水縣成功入選全國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成爲全國12個試驗區之一。紮實推進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不斷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險”制度進一步健全。創新推進社保卡“一卡通”管理服務,獲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支持。兜牢社會保障網底,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特殊困難羣衆實現基本醫療保險應保盡保,啓動“15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建設。

發展成果,讓羣衆盡享更加豐富的精神文明資源。持續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推動市縣媒體融合發展,組建遵義市演藝集團、遵義市新聞傳媒中心、遵義融媒傳媒集團,推出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偉大轉折》、以及遵義演藝集團創新打造的“雜技+現代歌舞”大型雜技秀《綺境》等劇目,《天渠》等10部優秀文藝作品獲省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紮實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涌現出“時代楷模”黃大發、杜富國等一批先進典型。着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入選全國首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一市四館一劇院”“一縣兩館兩中心”“一鄉一站一戲臺”“一村一室一廣場”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全面形成。大力推進“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突出“富學樂美”內涵品質,今年要創建“四在農家·和美鄉村”樣板村(社區)100個。

發展成果,讓羣衆盡享綠水青山的生態紅利。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實施最嚴格的水、大氣環境質量監測制度,赤水河“示範河湖”建設通過國家驗收;赤水河(遵義段)入選第二屆全國“最美家鄉河”,獲評首批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縣)8個、國家級“兩山”實踐創新基地3個。在全市範圍內建立市縣鄉村四級河長制體系,全市1134條河流河長制實現全覆蓋。在赤水市成立全省首個森林碳匯管理局,率先在全省獲批首筆4.5億元竹林碳匯產業類貸款,成功發行全省首張竹林碳票——赤水丹青。全市森林覆蓋率達62%以上。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國省控地表水斷面達標率、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質達標率均達10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升至91%,國家低碳城市試點進展評估獲得優良等次。湄潭縣和赤水河流域茅臺酒地理標誌保護生態示範區榮獲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道真自治縣入選2023年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縣。

發展成果,讓羣衆盡享“平安遵義”的新成效。成功創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探索推進“多網合一、一網通用”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推出了湄潭縣“寨管家”、道真自治縣“自管委”、習水縣“五到組”等一批基層治理典型樣板。遵義市連續28年7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優秀市”稱號,連續5次被中央綜治委授予“長安杯”。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有序推進地方立法,《遵義市湘江保護條例》《遵義市紅高粱生產環境保護規定》等地方法規相繼頒佈實施。在全省率先舉行立法聽證會,其經驗獲全國人大官網刊載並全國推廣。組建知識產權保護檢察專業化辦案團隊,依法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榮獲中國版權金獎保護獎。成立輕罪治理中心,全面落實法官、檢察官員額制,匯川區“以案定員、以案定責、以案定補”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深入推進警務機制改革,遵義會議會址派出所、桐梓新站派出所獲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稱號。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遵義市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發展,奮力以改革實踐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全媒記者:王勝旺 羅星漢 圖片來源:遵義圖庫

編輯:陳娟

編審:朱音 歐陽博婧

來源:遵義市新聞傳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