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爲1.23萬起
本報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潘俊強)24日,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執法工作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4年,全市查處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爲1.23萬起,對主觀惡意大或污染環境的嚴重違法行爲堅決打擊,對未造成危害後果並及時改正的輕微違法行爲依法不予處罰,引導企業自覺守法。去年全市辦理輕微違法不予處罰的案件637起。
“這家重點排污單位的在線數據存在異常,今早9點至10點企業廢氣排口的數值出現了零值。”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總隊執法隊員在開展日常非現場巡查時,通過自動監控監管平臺發現一個問題線索。結合其他監測手段,發現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治污設施沒有正常運行,可能存在廢氣直排環境的情況。執法隊員隨即啓動現場覈查程序,前往企業深入調查。
這是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智慧監管應用的一個場景,智慧監管逐漸成爲精準執法新引擎。
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以綜合執法平臺爲基底,進一步深化熱點網格、物聯感知、油氣在線監控、機動車尾氣遙感、無人機等科技手段融合,及時掌握污染源排放情況及區域環境動態信息,精準鎖定排污異常的污染源。讓執法人員到現場後能“直奔問題”,實現“數據巡查+綜合分析+證據固定”全流程非現場執法。智慧監管模式提升了執法效率和水平,2024年全市固定源非現場檢查佔比近50%,而且非現場執法發現問題的查實率達72%,也就是說雖然未到現場,但大部分非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都是準確的,實現了既不讓違法企業有空可鑽,又能讓守法企業安心經營。
北京市生態環境部門堅持精準施策、精細管理,推行“執法+服務”,爲守法企業發展提質增效,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堅持包容審慎監管,助力營商環境優化,依法實施輕微違法免罰和初次違法慎罰,給予企業適度的容錯改正空間。2024年,修訂完善了《北京市生態環境領域不予處罰事項清單》,進一步明確了47類不予處罰情形。對未造成危害後果並及時改正的輕微違法情形,依法不予處罰,並通過說服教育、提示告誡、指導約談等方式,教育、引導、督促當事人提升法律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25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