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的一生,講述的也是家國故事

知名作家瓊瑤12月4日在臺灣家中去世的消息,這兩天迅速傳遍了整個華人世界。雖然其家屬5日表示,將不舉行任何媒體會或紀念活動,但海峽兩岸幾代人,紛紛用各自的方式表達對瓊瑤的哀思。對一位作家來說,這是最好的認可和紀念。

中國人對文學有着天然的熱愛。僅就通俗文學而言,過去“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後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讀者”。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海峽兩岸幾代人對瓊瑤耳濡目染,即使沒看過她的作品,也一定知道她的名字,哼唱幾句“若非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

半個世紀的寫作,61部文學作品、51部改編電影及25部改編電視劇,瓊瑤之所以能在華人世界引起這麼大的共鳴,成爲海峽兩岸乃至整個華人圈的集體文化記憶,就在於瓊瑤的作品深深植根於中華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包含着中國人的美學與情感。

瓊瑤的一生,經歷了大時代的變遷,對兩岸分離有着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從瓊瑤身上,我們看到臺灣同胞身上的家國情懷。她曾自述國家民族觀念是“在槍口下建立起來的”,在日軍侵華的烽火硝煙中,瓊瑤早年目睹了家國淪亡、民族蒙難。因此她生前一直在爲促進兩岸文化交流、人心相通而奔走。她說,中國人愛自己的祖宗,愛自己的土地,愛自己的故鄉,愛自己的家園,所以留下了“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等千古名句。1987年臺灣開放民衆到大陸探親,瓊瑤立即“帶着一份無法言喻的欣喜”提出了申請,回到闊別39年的大陸,“今宵坐擁長江水,猶恐長江在夢中”。

如果說瓊瑤“剪不斷的鄉愁”來自於離別,那麼她的文字則有着強烈的歸屬感。中華文化本身就是鄉土,瓊瑤一直在其中耕耘。從文化意義上講,她從未真正“出走”。她6歲接觸古典文學,7歲能熟讀和背誦唐詩宋詞中的名篇,紮實的古文功底爲她的文學生命賦予了靈魂。“瓊瑤的作品滲透了中國式的人生……中國的人情味”,“瓊瑤旋風”之所以刮遍大江南北,最大的動力正是兩岸同胞的文化共鳴。

這些年,民進黨在島內文化領域搞了很多試圖“去中國化”的做法,其本質是在“法理臺獨”無法實現的情況下,寄希望於用“柔性臺獨”來切割臺灣與祖國大陸的聯繫。對此,瓊瑤痛心疾首,她大聲疾呼,“從何時開始,長江、黃河、青海、長城、喜馬拉雅山……都不再是我們的驕傲了?唐宋元明都不再是我們的歷史了?”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怎麼可能撼動得了長江、黃河。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印記無法磨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意識也淡化不了。瓊瑤的傳奇一生,她在海峽兩岸的影響力,就是有力證明。

“我的鄉愁不在大陸的任何一點上,而在大陸那整片的土地上”,對瓊瑤那一代“遊子”來說,曾經的鄉愁是山河破碎風飄絮,如今的鄉愁是一水之隔、咫尺天涯。然而,任何人只要看看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有多麼強大,就不難理解臺灣終將回歸祖國懷抱是歷史的必然。“中國人的血液裡,總是綿綿不斷地流動着一條黃河,一條長江!”如今斯人已“翩然”離去,但她飽含着深沉的愛的文字,匯入中國文化的黃河、長江,成爲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的一部分。就此而言,瓊瑤正如她所說的,不曾辜負這一生。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