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科環評資料溝通前已送件 民團批高市府施壓
民團指出,橋科園區環評火速送件是高市府施壓所致。(取自橋科環評報告書初稿文件)
高市府目標讓橋頭科學園區成爲南部半導體聚落,不過環評審查卻在保育類東方草鴞保育、選址爭議以及地質調查不足下,於6月28日二度卡關,然而環保署已於7月19日公告將於明(27)日召開第3次初審會議,開發單位準備補件時間不到三週,民團痛批是高市府以政治壓力迫使南科局草率送件,以符合高市府的政治期程安排。
橋頭科學園區位高雄新市鎮特定區之第二期發展區,面積約262.39公頃,廠商設廠用地164.27公頃(63%),預估年產值1000至1800億,引進就業人口7500至1.1萬人。
民團指出,今年3月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的公開發言,以及4月高市府經發局的新聞稿均指明,橋科預計於8月完成環評程序,與此次送件的時間不謀而合,顯見高市府的政治壓力迫使南科局草率送件、強行闖關,更看到2022選舉前的政治期程壓力。
臺灣有機農業促進基金會籌備處代表人楊登旭表示,7月19日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及高市府農業局副局長的到訪與民間召開座談,但卻獲知南科早已把環評補件說明資料送交環保署,7月27日就要召開第三次審查會議,「既然都已送件,還找我們溝通談什麼?真是開中崎有機農民們一個大玩笑!」
地球公民基金會環污與能源倡議專員鄧宇佑表示,高市府製造的期程壓力,迫使南科局先行送出補審資料,才與民間團體面會,令民間團體均感到非常錯愕,高市府透過媒體公開放話製造時間壓力,迫使南科局繳交不及格的環說書欲強行闖關,不僅破壞環評程序的獨立性,更是不尊重環評委員的專業性,讓人難以接受。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表示,橋科進駐廠商至今未明,只看到2022選舉前的政治期程壓力,環評委員不應通過本次初審會議,應要求南科局完整迴應民間有機農業新專區、保育類物種的訴求,處理環評相關爭議與闕漏之資訊後,擇期補件再審。
此外,因應疫情變化劇烈,環評會議在迴歸實體會議審查後,環保署仍應保留線上參與,開放登記的公民遠距發言,作爲輔助機制,落實公民參與、程序正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