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生131億美元加碼心血管業務,集採加速跨國醫械巨頭戰略調整?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韓利明 上海報道日前,強生(NYSE: JNJ)宣佈將以每股335美元的價格現金收購Shockwave(NASDAQ:SWAV)的所有流通股,交易總價值約爲131億美元。該交易已得到兩家公司董事會批准。

可供比較的是,截至美東時間4月5日,Shockwave報326.34美元/股收盤,總市值達122.04億美元。

對於大手筆收購Shockwave,強生表示將進一步夯實強生醫療科技在心血管介入領域的市場領導者地位,並加速其向更高增長的市場轉變。而在另一端,強生於2023財年啓動了骨科業務的重組計劃,將通過退出某些市場、產品線和分銷網絡安排來精簡業務。

此次強生骨科業務調整是否牽涉中國市場尚未可知,但隨着我國集採提速擴面,骨科關節、創傷、脊柱、運動醫學四大板塊基本實現全覆蓋,已有多家跨國藥械巨頭宣佈調整中國市場業務。

“隨着我國骨科集採推進,本土企業市場份額不斷提升,進一步重塑市場競爭格局。疊加業績增長壓力,跨國巨頭紛紛調整戰略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包括大手筆收購、分拆、重組等。”有券商分析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目前骨科集採邊際趨緩,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市場仍有較大需求,未來創新和變革仍是關鍵詞。”

超300億美元搶佔心血管領域

Shockwave成立於2009年,是全球第一家提供冠狀動脈血管內碎石術(IVL)的公司,致力於爲治療冠狀動脈疾病(CAD)和外周動脈疾病(PAD)的鈣化病變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冠脈鈣化病變可能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從而引發心絞痛等嚴重的心臟疾病。IVL是一種用於治療冠脈鈣化病變的經導管微創技術。而Shockwave是目前唯一提供商用IVL技術的公司。

心血管介入領域是目前全球增速最快的醫療科技市場之一,擁有大量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根據《中國心血管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白皮書(2021)》報告,全球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場規模爲483億美元,預計2026年全球心血管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822億美元。

2023年,Shockwave實現營業收入7.3億美元,同比增長近50%;淨利潤達1.47億美元,同比下降32%。其中,研發投入達1.46億美元,同比增長77%。隨着Shockwave的加入,強生醫療科技的心血管產品組合將擴展到心血管介入領域中兩個增速最快的創新領域——CAD和PAD。

事實上,近年來強生通過大手筆收購不斷夯實其在心血管領域細分市場的地位。具體來看,2022年11月,強生以166億美元收購心臟復甦領導者Abiomed,成爲強生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項目之一。2023年11月,強生以4億美元預付款收購Laminar,其左心耳封堵技術用於治療非瓣膜性心房顫動(AFib)。

值得一提的是,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30日,因存在安全風險,美國FDA對Impella心臟泵發出I級召回,即最高級別警報。該款心臟泵即由Abiomed生產,是目前唯一一款獲得美國FDA批准的上市產品,也是介入式人工心臟最早商業化的產品。目前相關事件已導致49人死亡、129人重傷。

根據強生髮布的業務展望,未來將聚焦兩大業務的加速發展,其中,醫療科技將以差異化的多元產品研發管線及高增長市場的戰略擴張進一步驅動業務提升,預計到2027年,三分之一的銷售額來自新產品。

而現階段作爲全球第二大醫療器械公司,強生醫療在2023年實現收入304億美元,同比增長10.8%。銷售額增長主要得益於介入解決方案領域的電生理產品、視力領域的隱形眼鏡、普通外科領域的傷口閉合產品和高級外科領域的生物外科產品。

在其佈局的業務線中,介入解決方案板塊增長最爲強勁。2023年內,強生介入解決方案銷售額63.50億美元,同比增長47.7%,實現強勢領跑;骨科銷售額89.42億美元,同比增長4.1%;手術外科銷售額100.37億美元,同比增長3.6%;眼科銷售額50.72億美元,同比增長4.6%。

聚焦介入解決方案,電生理業務表現亮眼,成爲強生醫療科技今年各細分業務中增長最顯著的部分,全年銷售額達到46.88億美元,同比增長19.1%。而2022年底收購的Abiomed帶來13.06億美元的銷售額。

集採加速跨國巨頭戰略調整?

在大手筆收購的同時,強生也在推進重組方案。

去年10月17日,強生在發佈第三季度財報同時,宣佈了爲期兩年的骨科業務重組計劃,包括退出利潤較低的“市場、產品線、分銷網絡”。該重組預計將於2025年底完成,成本爲7億至8億美元,其中包括第三季度因存貨減記而產生的2.35億美元成本。

強生首席財務官Joe Wolk表示,公司希望通過這些改革加快骨科業務增長速度,提高盈利能力。同時,首席執行官Joaquin Duato表示,強生正在骨科領域不斷進步,並希望在每個細分領域都成爲數一數二,目前雖還未達到這個目標,但非常有信心;因此將繼續通過投資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從而實現高增長。

根據OrthoWorld統計,2022年全球骨科市場規模555億美金,同比增長3.4%。而根據Evaluate Medtec 統計,2017年至2024年間全球骨科植入物醫療器械的年複合增長率爲3.7%,從全球市場上看,骨科高值耗材已經進入平穩增長狀態。

在骨科四大板塊,從全球範圍來看,關節類耗材佔比最高,達36%,其次分別是脊柱類、創傷類、運動醫學類以及骨科生物製劑和其他類,分別佔比18%、15%、11%、10%、10%。2021年以來,骨科四大板塊在我國均已經歷集採。

在此背景下,我國骨科耗材國產化率不斷提高。安信證券研報顯示,脊柱類產品國內起步稍晚,隨着國內企業技術更新迭代和政策作用下,脊柱國採中國產佔比提高至74%;關節類集採中國產化率爲53%。創傷類產品技術壁壘較低,國產化率較高,2021年國產化率爲72%,而在集採中國產化率高達91%。

2023年11月30日,第四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採在天津開標,中選產品平均降價70%左右。其中,運動醫學類首次被納入集採,平均降價74%,預計每年可節約費用67億元。

隨着集採落地,多家跨國藥械企業紛紛調整中國市場業務,且不僅侷限在骨科領域。舉例來看,2023年3月,ZimVie宣佈將其脊柱業務完全退出中國。ZimVie方面解釋稱,“受到中國國內脊柱帶量採購的影響,導致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業績失利。另外,由於種植牙集採政策,該公司管理層正在評估其牙科業務在中國的發展態勢。”去年底,ZimVie更是宣佈出售脊柱業務。今年4月1日,ZimVie宣佈已完成對脊柱業務的出售,未來將純粹聚焦於牙科業務。2022年3月,捷邁邦美宣佈將牙科和脊柱業務剝離爲ZimVie。在分拆後,兩項業務均出現業績下滑的情況。兩年過去,牙科銷售已經實現正增長,但脊柱業務卻未見起色。

史賽克在2023年上半年財報裡也對中國帶量採購中標情況及影響做出說明,提及公司在2022年第三季度進行的脊椎產品帶量採購項目中競標失敗,因此正在退出中國的脊椎業務。

美敦力此前也表示,預計在2023財年結束時,其中國市場業務將有一半以上通過帶量採購實現,到2024財年結束這一比例將擴大至80%。但在2023年6月召開的全球年度醫療保健會議上,美敦力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Geoff Martha表示,“到2024財年末,所有集採造成的影響都將減退。我們正在中國投資,中國是個很大並不斷成長的市場。也許中國市場的增長甚至會比我們預計的更加強勁。”

“集採之下,耗材價格不可避免受到衝擊,企業承壓下也倒逼創新轉型,行業加速調整重組。”上述分析師補充分析,跨國企業也並非“放棄”中國市場,而是以創新變革進一步拓展我國的增量市場。在上述分析師看來,未來企業着眼點不再是單個產品,而是爲患者提供全流程服務和疾病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