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星、犀牛角、五牛圖……牛爲什麼這麼“牛” | 新知

文博時空/文文博時空 作者 劉鑫

文物攝影︱杜廣磊

如果你想用一個字來稱讚別人,你會說什麼?在中國,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牛!” 牛是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二的動物,是《西遊記》中“牛魔王”的真身,甚至在地府,“牛頭”都是“有編制”的鬼差。在現代,人們也常將“牛”掛到嘴邊。人們將說浮誇話的行爲稱爲“吹牛”, 將上漲趨勢的證券市場稱爲“牛市”,如果遇到有人不辭疲憊的工作,也會忍不住調侃一句,“真是使不完的牛勁兒!”自古至今,牛都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西周 伯矩鬲 首都博物館藏

西周伯矩鬲是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從蓋鈕到足部,裝飾有七個風格各異的牛首獸面紋。蓋鈕是由兩個完全凸出於器表的圓雕式小牛頭相背而立組成,這兩個牛頭的牛角上翹,牛耳直立,眼部微隆,非常寫實;蓋面上鑄有兩個高浮雕式牛頭,牛眼圓睜,牛口大張,口中有獠牙,牛耳和牛角均凸出於器表,牛角上裝飾有鱗紋;三個渾圓的袋狀足上各裝飾有一個浮雕牛頭,具有強烈的立體感,外形與器蓋上的相似,長角上翹、巨眼圓睜、大鼻突起,但牛角更加粗大、高挑。

西漢五牛青銅枕,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左右兩個,中間浮雕三頭牛,整體爲馬鞍形。

01

憨厚的牛,卻有着浪漫的傳說?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牛耕作于田間地頭,卻與浪漫的星辰有着某種程度的關聯。牛宿星是中國古代神話和天文學中的二十八宿之一,具體爲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二宿。牛宿星有 6 顆星,位於銀河之東,形如牛頭和兩角,古人稱其爲“牽牛星”。在古代中國,天文星相家觀天象,以紫微垣星象測帝王家事,以鬥、牛兩宿星象察民間事。牛宿的星象變化被認爲與人間吉凶禍福有關。

唐《五星二十八星宿神形圖》(局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牛星神題跋:“牛星神,善醫多病。受占候陰陽諂邪,妄說禍福,能以諂辭扇動人。名略緒熾,姓蠲徐”。

位於銀河之西,與銀河之東的“牽牛星”相對的“織女星”有 3 顆星,呈等邊三角形。“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牛郎織女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

清 牛郎織女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

款識:唐培華行書款: 銀漢無聲風露秋。雙星相聚思悠悠。人間乞巧穿針節。天上今宵別有愁。

02

爲什麼唐太宗給女兒起名爲兕子?

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皇后的女兒晉陽公主,‌字明達,‌乳名兕(sì)子。兕在古代是一種雌性犀牛,皮厚,可制甲,是一種勇猛健壯的動物。就像‌現在人們誇獎別人身體健壯常說的:“你真是壯得像頭牛”,晉陽公主的小名爲兕子,‌可能是希望她能健康成長,‌遠離不祥和病災,體現了唐太宗對她的深厚愛意和美好祝願。

蘇軾也曾做《洗兒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身體健康是父母對孩子最根本的期望,而粗壯穩重、富有生命力的牛則成爲健壯勇猛的象徵,父母將其取做孩子的名字,體現了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我們現在還用“舐犢情深”(老牛愛撫小牛,用舌舐舔)來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慈愛。

西周康王時期 青銅觥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觥是古代盛酒器,我們現在還用“觥籌交錯”,“飛觥獻斝”來形容宴飲的歡暢。此兕觥因腹部以鳳鳥爲飾,又稱鳳鳥紋兕觥。形似四足獸。“兕”是古代的一種犀牛,現在已經絕跡了。獸身爲圓角長方形,上有獸鈕蓋。這件兕觥飾紋精美,品相完好,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欣賞價值。

西周早期 曾侯諫銅盉 湖北省博物館藏

本件除三素面足外,其餘器表均施以精美的三重滿花紋飾。器蓋立有一兔形鈕。蓋面飾兩組牛角形獸面紋。頸部以牛紋爲飾。腹部施大面積的牛角形獸面紋,爬行龍紋分列兩側。鋬部飾一獸首,雙耳寬大突出。流上攀爬一龍,龍口作流口。器蓋內壁中央、鋬內側均鑄有銘文:“曾侯諫作寶彝”本器裝飾風格繁縟華麗,浮雕圓雕層次分明,造型生動,是商周青銅器中罕見的精品。

西周早期 盤龍獸面紋銅罍 湖北省博物館藏

此器爲西周初期鑄造,頂蓋上盤踞着蟠龍,兩側爲捲起的象鼻狀耳,中間爲一小巧的牛首,腹部爲獸面紋。此器造型精美,玲瓏秀巧,西周的罍造型擺脫了商代充滿神秘氣息的罍,轉而趨向莊重素雅的風格。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西漢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生動刻畫了犀牛的形態。犀牛站立挺拔,肌肉線條明顯,比例勻稱,四肢短而粗壯,皮膚厚實且多皺褶,雙角尖銳,雙眼則鑲嵌着黑色的寶石。整個銅尊都覆蓋着如遊絲般細膩的錯金銀雲紋,既賦予了它華麗的美感,也展現了犀牛皮的粗糙和厚重。它不僅是一件實用的酒器,也因其精美的外觀和獨特的藝術價值,成爲了漢代青銅器的瑰寶。

西漢 錯金銀雲紋青銅犀尊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尊腹內部空心,專爲盛酒而設計。在尊背上,有一個橢圓形的開口,並配有蓋子。而在犀牛的右側,有一條管狀的“流”,當輕輕擡起犀牛的左側後腿時,腹內的酒便會從這條圓管中流出。

漢代 鎏金犀牛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鎏金犀牛長 6.7 cm,高 4.2 cm,犀牛雖小,但造型細緻,眼、耳、鼻等細節俱佳,身上有流暢花紋,細節甚至武裝到腳,腿上還可以清晰看見鱗片紋理。從形體上看,此件鎏金銅犀牛應爲印度犀,即大獨角犀。

南宋 石雕犀牛鎮紙(一對)諸暨市博物館藏

鎮紙是古代文人寫字作畫時用來按壓紙張、絹等的文房用具,這對鎮紙呈臥伏狀,四肢蜷曲。昂首突目,頭部長一獨角,向後傾斜,角尖朝上,口鼻上翹,兩耳聳立,作警覺狀。軀體渾圓壯實,蹄足粗壯有力,尾巴緊縮臀後搭至後腿。造型生動,琢工精細。

清 黃釉犧耳瓷尊 南京博物院藏

此尊爲直口圓肩,下腹內收承接圈足。頸肩處有對稱的雙牛首形耳,耳爲塑成。通體施黃釉,肩部與尊底部有金色弦紋。尊是商周時期的一種青銅酒器,此器仿青銅器製作,使用黃釉,代表着最高規格與最尊貴的等級,且器型流暢勻稱,釉色淡雅高貴,熠熠生輝,古樸的造型中透出俊秀靈逸之美。

此尊色彩明豔,通體黃釉表明了其特殊的地位。據清代《皇朝禮器圖式》等多部文獻記載,犧耳瓷尊爲清乾隆十三年以來法定8種祭器之一,祭祀場合用來盛放犧牲、黍稷、酒醴等祭品的特定器皿稱作“禮器”,其形制與規格都有嚴格的要求。瓷質黃色犧尊應用於地壇、先農壇以及先蠶壇的祭祀活動之中。除黃釉外還有白、赤、青以及月白等釉色。

03

爲什麼都說“牽牛要牽牛鼻子”?

中國有句俗語叫:“牽牛要牽牛鼻子”,是指通過抓住問題的關鍵或主要矛盾,可以有效地解決問題。那麼,爲什麼是牛的鼻子,而不是其他部位呢?這與牛的生理特點有關,牛鼻子是最敏感的部位,神經源集中,牽動牛鼻子可以有效地控制牛的行動。

關於“牽牛要牽牛鼻子”的典故,有一個著名的故事——“王亥服牛”。據記載,商部落首領王亥在面對馬匹不足、難以承擔繁重勞役的困境時,想到了利用中原地區數量衆多的牛來替代馬匹。然而,牛雖力大但難以馴服。王亥在一次巡訪中,目睹了一位勇敢的人用尖利的東西刺穿了牛的鼻子,使得原本狂野的牛瞬間變得順從。王亥從中受到啓發,開始嘗試用這種方法來馴服牛。從此,“牽牛要牽牛鼻子”便成爲了馴牛的重要方法,並逐漸流傳開來。

在上海博物館所藏的春秋時期的犧尊上,我們可以看到牛鼻上穿有一環,這一細節揭示了春秋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穿鼻法來馴服牛。因此這件青銅器不僅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時也是研究中國牲畜馴化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春秋 犧尊 上海博物館藏

這件青銅器以水牛爲形,構思巧妙。牛腹內中空,其頸部和背脊上巧妙地開了三個孔,中央的孔內嵌套了一個可拆卸的鍋形器,實用便捷。據推斷,這是一件用於溫酒的器具。鍋形器用來盛放酒水,而空穴則用來注水,水注入尊腹,從而起到溫酒的效果。

清 青金石“漁樵耕讀”山子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漁樵耕讀圖爲古代玉雕傳統題材,在清代玉器中運用極爲廣泛。一面山下有一農婦往前行走,一男子牽牛緊隨其後;半山腰,一樵夫身挑一擔柴拾級而上。另一面一老者獨坐山中垂釣,山頂亭中有一書生在刻苦讀書。

04

爲什麼說犀牛角能辟邪?

老人常說,犀牛角能辟邪,這是爲什麼呢?‌自古以來,犀牛被視爲靈獸。據《山海經》等古籍記載,犀牛常出入荊棘之地,專吃不同尋常的毒草異果和有毒的樹枝,以身試藥,找出可以解毒的草藥來救治世人。

神話傳說中,犀牛還有“分水”本領。據《太平御覽》中記載:巨海有大犀,其出入有光,水爲之開。古人相信犀牛有分水能力,而主要的原因來自於犀角,犀牛有多角,主角位於鼻子上,生在中間,犀牛游泳,角露出水面,水波自然向兩邊分開,宛如劈波分浪。

另外犀角也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至寶,按清宮《獸譜》記載,犀角能夠“闢塵、闢水,闢寒、闢暑”。在傳統醫學中,它具有瀉火解毒、止血、涼血、安神、定驚等功效。因此,古人將犀牛奉若神明,認爲其是天地之靈所生。‌犀牛角也因其稀有性和靈性,‌被視爲“國之寶,‌物之珍”。

有一個成語叫“犀角燭怪”,出自《晉書·溫嶠傳》,說的是東晉時期,溫嶠來到牛渚磯,見水深不可測,傳說水中有許多水怪。溫嶠便點燃犀牛角來照看,看見水下燈火通明,水怪奇形怪狀,有乘馬車的有穿紅衣的。溫嶠晚上夢見一人惡意責怪不該用犀牛角火照。做了這個怪夢,溫嶠心中又是厭惡又是驚恐,第二天因牙痛拔牙而中風,回到鎮上不到十天就死了。

可見,犀角在古代是極具靈性的東西,現在人們還會說“心有靈犀一點通”,不無道理。

作爲犀科動物的角,犀牛角在古代同樣具有很高的美學與實用價值。它可以被做成工藝品擺件,如現藏天津博物館的明代犀角制花卉荷葉形杯,此杯由一整根犀角雕刻而成,通體深杏黃色,包漿自然。

明 犀角制花卉荷葉形杯 天津博物館藏

杯身呈一片凹陷荷葉狀,下部爲透雕成花束狀的杯柄,由荷花、蘭花、梅花等六支各不相同的花枝組成。杯的底部插在一隻以紫檀木鏤雕而成的海水紋木託中,杯託紋飾繁複,與犀角杯渾然一體,是明代犀角雕件中的精品。

西漢 犀角形玉杯 南越王博物院藏

在西漢南越王趙佗向漢廷進貢的禮品清單中,出現了“犀角十”的記載,結合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犀牛造型,可見2000多年前的漢代嶺南仍有犀牛的蹤跡,而犀角形玉杯極有可能是當地工匠在玉容器製作上借鑑犀牛角造型。

唐 三彩牛角形杯 河南博物院藏

這件角形杯設計也很獨特,左邊較窄一側塑成一反身向後的動物頭像,且在口中銜一花枝,搭於杯沿,連接動物頭部與角杯口部,如此便形成了一個方便手握角杯的把手。唐代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鼎盛時期,角形杯與流行於中亞、西亞的一種獸角形杯相似。

05

牛車在何時成爲貴族出行“優選”?

如今我們提起牛車,很難將其與“高貴”“奢華”等詞語聯繫起來。在漢代,牛車是貧賤的象徵,漢宣帝外祖母王媼因爲貧窮乘坐牛車入宮,被當時的百姓戲稱爲“黃牛嫗”, 從而反映出漢代顯赫貴族是不乘牛車的。

漢代 木車 甘肅省博物館藏

甘肅武威漢墓出土的牛車木雕形制是河西特有的高輪車。河西地處沙漠和戈壁地區,小輪車易陷,而高輪車在沙漠戈壁中行進卻相當輕便平穩。雖歷經兩千年,出土的牛車仍然保存完好,車輪尚能轉動,是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牛車實物。

然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漢代常年戰亂導致的馬匹減少,加之漢末士人重氣節,尚節儉,貴族對牛車的態度卻產生了轉變,牛車身價倍增,成爲貴族出行“優選”。西晉時,牛車等級日趨完善。在晉制中,有皁輪車、雲母車、油幢車、通幰車四種高級牛車,只供宗室諸王和位列三公者乘坐。到了南朝,四品官員便可配享牛車,之後推廣到郡一級的官員,士人乘牛車的風氣更進一步。

由於崇尚清高風流,南朝人擯棄了馬車所代表的快節奏生活,選擇了緩緩優行的牛車。閒暇之時,士林交遊,約上三五知己,乘牛車入山林,談玄論道,飲酒放浪,無比自在。“牛車清談”逐漸在南朝時期蔚然成風。

這一風氣還延續到了少數民族政權北朝。北魏早期統治者乘坐牛車,但牛車尚未進入士人階層,至孝文帝改革後,北朝官員纔開始乘牛車出行。牛車甚至帶來了喪葬習俗的變遷,北周隱居的士人韋瓊在離世前特意囑咐兒子,要以“牛車載柩”,可見牛車不僅僅是載具,其廣泛使用也影響了各個方面的社會風俗。

明 老子騎牛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該畫主題是老子出關的故事。據說老子因感周代衰亡,決定西出函谷關。當時,守關的尹喜發現東方出現一片紫氣,推測將有聖人到來。不久,騎著牛的老子果然出現了,並應尹喜的請求,寫下《道德經》後才離開。

清 白玉牧童騎牛擺件 蘇州博物館藏

水牛肥壯呈俯臥狀,兩頑皮牧童正欲爬上牛背,卻又似滑落狀,栩栩如生。

06

《五牛圖》所繪之牛,有多生動?

唐朝政治家、畫家韓滉所作《五牛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元代著名書畫家趙孟頫贊爲“神氣磊落,希世名筆”。相傳韓滉出遊時看見田間耕牛情景有感而發,圖畫五牛,形象不一,姿態各異,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十足。畫中從右至左,赭黃牛倚荊蹭癢,悠然閒適;黑白牛昂首擺尾,神采英拔;深赭牛垂須而立,老態龍鍾;黃白牛吐舌回首,氣定神閒;棕黃牛頭戴鼻環,倔強倨傲。此畫打破漢代只繪牛側面和平面裝飾性格局,通過中間正面牛起到與讀者交流的作用,左右四隻延長畫面縱深感,又緊密聯繫起來形成整體,生動活潑。

唐 五牛圖 故宮博物院藏

以牛入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的傳統題材之一,體現了農業古國以農爲本的主導思想。韓滉任職宰相期間,注重農業發展,此圖可能含有鼓勵農耕的意義。

古代還有“鞭春牛”送寒氣,促春耕的習俗。唐代詩人元稹《生春》詩:“鞭牛縣門外,爭土蓋春蠶。”先“鞭”而後“爭”,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風俗的組成部分。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起源較早。《周禮·月令》記載:“出土牛以送寒氣。”後來一直保留下來,但改在春天,唐、宋兩代最興盛,尤其是宋仁宗頒佈《土牛經》後,鞭土牛風俗傳播更廣,以至成爲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

康熙《濟南府志·歲時》記載:“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於東郊。作五辛盤,俗名春盤,飲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戶扮爲漁樵耕諸戲劇,結綵爲春樓,而市衢小兒,着綵衣,戴鬼面,往來跳舞,亦古人鄉儺之遺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擊土牛者三,謂之鞭春,以示勸農之意焉。爲小春牛,遍送縉紳家,及門鳴鼓樂以獻,謂之送春。”

除了繪畫,古代雕塑對牛的塑造也十分生動立體。現藏於平陰縣博物館的戰國鑲嵌綠松石臥牛作回首狀,肥碩健壯,前肢跪伏,身體向右呈臥姿,前右蹄外翻,昂頭,嘴巴微張。銅牛寓靜於動,活靈活現,惟妙惟肖,雅緻不俗。

戰國 鑲嵌綠松石臥牛 平陰縣博物館藏

臥牛通身點式嵌滿了綠松石,充分體現了鑲嵌工藝的精湛。臥牛雙眉、耳朵內、犄角、尾巴等部位,均雕刻以陰線作爲裝飾,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藏於青海省博物館戰國狼噬牛紋金牌飾表現的是一隻狼偷襲一頭牛的瞬間情景。整體畫面爲起伏的山巒和茂密的灌木林,在濃密的枝葉掩映下,一頭緩步行走的牛,忽然被藏匿在樹枝後的一匹狼咬住後腿,毫無防備的牛前腿彎曲,低頭做掙扎狀。靜謐繁茂的樹林中兇猛偷襲的狼和拼命掙扎的牛,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的生動畫面。

戰國 狼噬牛紋金牌飾 青海省博物館藏

此件金牌飾應該是匈奴人裝飾於腰帶或衣服上的一種扣飾。製作方法運用鑄、壓、錘、鐫鏤等多種工藝,突出圖案的立體效果,把動物之間相互搏鬥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戰國 錯金銀銅牛屏座 河北博物院藏

銅牛身軀飽滿而圓潤,尾巴挺拔而有力。在牛背上,裝飾着以山羊頭面爲特色的長方形銎,這是用來插放屏風扇的設計。當這件藝術品出土時,銎內還殘留着木榫,這爲我們提供了關於其使用方式的寶貴線索。銅牛的全身都被精緻的金銀線裝飾着,形成了如捲雲般的美麗紋理。部分紋飾大膽採用大塊錯金工藝,金銀交錯間彷彿雲水流動,色彩斑斕而豔麗,令人陶醉。

這樣的設計不僅展示了工匠們的精湛技藝,也引發了人們對古代藝術的無盡遐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銅牛的尾巴刻畫得極爲精細。尾巴的上段脊部有明顯的棱線,兩側則裝飾着鱗片紋,而下部則呈現出卷勾狀的裝飾。尾巴的下段則是圓柱狀,上面佈滿了由銀線和金點交錯而成的鱗片紋,尾末則裝飾着長毛紋。這樣的細節處理不僅增強了銅牛的整體藝術效果,也展示了工匠們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圖片 | 杜廣磊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