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絕技!這個成都小夥太牛了→

大夥都聽說了嗎?

就在前段時間

有一個成都小夥

成功復刻出瀕臨失傳的

鳳凰風箏

羽毛風箏是一項千年絕技

卻隨着最後一位傳承人的去世面臨失傳

他通過查閱大量資料

請教專業的風箏老師

最終使“鳳凰涅槃”逆風而上

作爲非遺“門外漢”的他

還復刻了20餘項傳統手工藝

其中不乏瀕臨失傳的古法技藝

他是如何走上這條傳承之路的?

一起來看看

不與時間爭鋒,不與繁華爭輝

劉家毓

曾在涼山的一家小店

被三把精美而陌生的樂器所吸引

那是

彝族傳統樂器——八方月琴

弦鳴彈撥樂器,流行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各地形制有所不同。上圖爲劉家毓手工復刻。

當地老人卻告訴他

這可能是最後流傳的三把八方月琴

劉家毓經多方輾轉

自發找到傳承人學習手藝

劉家毓向美姑縣阿西老師學習八方月琴製作

劉家毓在大涼山奏響八方月琴

與瀕臨失傳的八方月琴的相遇

讓他意識到傳承本身就是必要而緊迫的

懷揣着復刻並傳播好

非遺技藝、古法工藝的想法

劉家毓成爲了一名視頻博主

通過短視頻

將自己對非遺技藝

從一無所知到製作成功的全過程

娓娓道來

從製作鐵壺、苦練表演技藝

到赤手掄起30多斤重的火壺

製作具有千年文化歷史的

“足球起源——中國蹴鞠”

學習復刻

螃蟹花燈、龍鳳花燭、古法鍛造……

劉家毓:學習和傳承非遺這一年

比他過往的20多年都要精彩

現在他還加入了

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

致力挖掘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在活力

他說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未來有更多可能

一代代年輕人

有責任讓它煥發新的生命力”

如今

像劉家毓一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他們不僅在非遺中“挖寶”

還賦予其新的活力

回鄉“守藝人”

讓竹編引領時尚

崇州青年楊隆梅

創新傳承道明竹編技藝

讓古老工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

開發出竹編平安扣、竹編首飾等

系列新作品

拓展主題展陳、大型景觀、竹藝研學等

竹編新領域

道明竹編在

“手藝人”與“守藝人”的傳承接力下

煥發出新生活力

代表四川非遺登上

大型文化節目《非遺裡的中國》

上個月《非遺裡的中國》(四川篇)節目組來到崇州,深入探索崇州非遺技藝的奧秘。

以“園藝+非遺”創新展陳方式

亮相世界性展覽

2023美國費城花展成都展園、2024成都世園會崇州展區

“成都麪人”

拿捏國潮元素

成都麪人傳承人李奮光

則將雕塑與麪塑結合

打破傳統麪塑單一的Q版形象

創新寫實風格的麪塑作品

巧妙地將傳統元素與

影視劇元素、現代審美融會貫通

他還在嘗試

將燈光等現代元素融入作品中

使麪塑更容易融入現代生活

成都姑娘用一顆匠心

讓更多人看見非遺

成都UP主何雁鴻

變廢爲寶

用“化腐朽爲神奇”的手藝

吸引了一衆粉絲

用140個易拉罐做成“冰雪鎧甲”驚豔網友。

亮相成都世界科幻大會的“川劇幻夢機械少女”就是她製作的。

參與設計的頭飾作品登上米蘭時裝週

向世界展示東方美學的魅力

爲提高專業性

她還通過成都非遺拜師學藝

成爲成都銀花絲非遺傳承人

在作品中融入更多傳統技藝

雁鴻第一次製作的半面妝

今年

雁鴻國風研習技藝館正式對外開放

大家可以看到半面妝等

300餘件手工飾品

喜歡手工藝的人

還可以在現場一起學習製作

成都市郫都區三道堰鎮蜀漢北街1001號

何雁鴻說

“優秀的傳統技藝需要有更多人去傳承”

傳承不息,整活不止

成都非遺青年傳承人們

共同助力世界文化名城建設

不斷爲天府文化、非遺文化

注入新生力量

就算是非遺“門外漢”

也可以體驗非遺,甚至傳承古法技藝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每一個人都是“傳承者”

使上下五千年的中華文化

永遠年輕

(青聚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