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渣區變身光電場 「牛電共生」示範低碳綠能還能拼觀光

▲大彎光電場址規劃以自然除草方式,首次進行「牛電共生計劃,引進「大仔」、「彎彎」2只「正港臺灣黃牛,協助除草工作。(圖/臺電提供)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棄渣區變身光電場!1999年921大地震破碎的南投水里鄉車埕大彎地區,曾經是臺電南投明潭電廠的棄渣區,截至今年七月底已發出60萬度電,約相當於1800戶家庭一個月用電量。臺電更首度農委會畜產試驗合作,引進2只「最牛幫手」,採用自然的除草方式,開創光電友善環境最佳示範。

大彎光電場址過去是臺電開鑿明潭電廠引水隧道時放置碎石的棄渣區,也曾在921大地震時成爲災民收容所,近來爲積極活化閒置土地資產,以創新工法打造佔地13公頃的光電園區,並特別選擇於大地震20年後的2019年9月21日當天發出第一度電,去年底正式完工後又持續規劃8MW二期工程,預計2021年底完工後,將可成爲臺電現有裝置容量第3大且最具特色太陽光電場址。

▲大彎光電場址曾在921大地震時成爲災民收容所,臺電特別選擇於大地震20年後的2019年9月21日當天發出第一度電。(圖/臺電提供)

大彎光電場址規劃以自然除草方式,首次進行「牛電共生」計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合作,引進「大仔」、「彎彎」2只「正港」臺灣黃牛,協助除草工作,將可幫臺電每年省下相當除草的作業費用。臺電說明,今年暑假南投水里鄉發行的「玩轉水裡觀光護照」特別將大彎光電場址納入特色景點之一,成功打造融合發電、觀光的多功能園區,歡迎民衆踊躍參觀遊玩

因應能源轉型政策,近年來臺電除致力於穩定供電,也積極投入綠色能源開發,自行開發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佔比從2010年至2019年一路攀升,充分展現打造努力打造低碳綠能環境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