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活期存款又少了1萬億,規範手工補息影響持續多久?
5月金融數據出爐,除了依然偏弱的信貸需求,金融“擠水分”帶來的M1增速持續下滑也引起市場關注。其中,企業活期存款大幅減少是主要拖累,單月減少超萬億元。銀行“手工補息”收緊影響還將持續多久、會否導致企業提前還款大規模增加等引起市場關注。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銀行業及券商分析人士認爲,“手工補息”清理的確對分流企業存款帶來較大影響,存款由大行向中小銀行分流的同時,也有很大部分流向理財、銀行定存、財務公司等,相關影響可能持續到6月份,會給部分銀行帶來一定“缺負債”壓力。不過對於會否引起企業提前還款,有機構人士表示,主要受影響的可能是前期部分具有“空轉”性質的貸款資金,影響規模不會很大。
就在6月19日的陸家嘴論壇上,央行行長潘功勝發表重磅演講,其中針對M1統計口徑表示個人活期存款等需要研究納入M1統計範圍,從而更好反映貨幣供應的真實情況。
企業活期存款被分流
最新金融數據顯示,5月M1餘額爲64.68萬億元,同比下降4.2%,增速比上月低2.8個百分點。此前4個月,M1同比增速環比回落且罕見降至負值(-1.4%),5月增速加速下滑,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不過,機構人士普遍指出,多重因素影響下,5月M1數據的經濟意義已被大幅弱化。從結構來看,企業活期存款減少是M1增速下滑的主要拖累,除了居民端資金向企業端迴流不暢外,規範“資金空轉”套利、“手工補息”清理等影響還在持續顯現。
綜合央行數據和機構測算,5月企業存款減少8000億元,同比多減6607億元。其中,企業活期存款減少超過1萬億元,同比多減8000多億元。
“‘手工補息’清理導致M1對實體經濟活動的映射作用減弱。”中金公司銀行業分析師林英奇表示,考慮到企業活期在去年下半年已進入負增長區間,資金流動偏慢的趨勢可能仍在延續。
回顧來看,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非金融企業活期存款減少4萬億元左右,定期存款則增加1.5萬億元。此前就有市場分析指出,企業活期存款被定期存款、理財、債市分流的趨勢明顯。
據光大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分析,從信貸收支表數據來看,結構性存款是叫停“手工補息”後主要替代性產品。數據顯示,4月、5月對公結構性存款分別新增3213億、926億(因部分期限設計爲月末到期或有所低估),4~5月新增佔年內累計增量的6成多。
另據中金公司數據,5月國有大行存款同比少增7843億元,而中小行存款同比多增4840億元,連續兩月出現“大行少增、小行多增”的現象。林英奇表示,這主要由於大行清理“手工補息”後中小銀行存款利率重新出現吸引力。同期,大行存款的流失導致對同業的融出同比下降,而中小銀行融出同比上升。
據記者從市場瞭解情況來看,在4月銀行“手工補息”被叫停後,的確有部分企業陸續將銀行活期存款轉爲理財。對此,除了持續回升的理財產品存續規模,林英奇認爲,非銀流動性持續充裕也在印證這一點。從數據來看,R007與DR007利差再度收窄,存單和中票利率出現持續倒掛。
另外,隨着“手工補息”違規行爲逐步得到規範,有部分資金通過存入財務公司等非銀機構,以同業資金方式,繞道進入銀行體系獲取高息,進行空轉套利,擡高銀行負債成本。不過,有關部門已經注意到此類亂象,也可能在後續進一步規範,市場需警惕相應風險。
“手工補息”規範影響還會持續多久?
從金融數據來看,信貸表現不強除了受優化金融業增加值覈算等“擠水分”舉措影響,當前企業和居民信貸需求依然偏弱,增量與存量端均面臨挑戰。
其中存量方面,一方面,市場擔憂新增與存量房貸利率懸殊推升提前還貸需求;另一方面,“手工補息”整治會否引起更多企業提前償還貸款,從而進一步削弱貨幣派生能力,也引發更多關注。
據記者瞭解,隨着監管加強“資金空轉”套利規範,加上存款利率持續下降,的確有部分大型企業提前償還了數十億元的銀行貸款。而在“手工補息”整治背景下,越來越多企業將閒置資金用於支付上下游企業貨款,資金來源就包括計入M1的銀行協定存款。
不過,有機構人士對記者表示,“手工補息”清理帶來的企業提前還貸更多是受到防範“資金空轉”綜合影響,前期有套利意圖的資金或會增加提前還款意願,但整體規模有限。
另有地方銀行人士告訴記者,手工補息叫停次月,某大行在個別省份的存款下降了幾百億元,但主要從某一家銀行迴歸到其他幾家銀行去,包括利率相對更高的中小銀行,因此整體對企業利息收入的影響還要分情況來看,實際上企業的錢並沒有大的變化。
有市場權威專家對記者表示,客觀上要看到,企業以存款償還貸款,會導致存款、貸款同時減少,反映到統計數據上,就表現爲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信貸等同步減少。但除了企業減少了些利息收入,銀行減少了些利息支出,實體經濟生產經營活動沒有受到實質影響。
對於規範“手工補息”給企業存款帶來的影響,前述機構人士認爲,預計將持續至6月,二季度後企業資金“脫媒”的力量將趨弱。而隨着年中衝量節點臨近,也有市場觀點擔憂銀行存貸錯配壓力,在“缺負債”背景下,可能出現理財回表強度超預期情況,甚至產生額外拋壓並對市場形成擾動。
不過,王一峰認爲,從流動性環境、貸款投放、理財配置行爲等多重維度看,反向踩踏導致利率明顯上行概率不大。“預計6月資金面不會大幅緊縮,但需要關注央行態度微妙變化。”王一峰在最新報告中分析說。
(第一財經記者杜川對此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