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補充已有初步考慮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李願 北京報道

在明確利用發行特別國債等方式籌集資金補充六大行核心一級資本的同時,其他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如何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也已成爲金融管理部門思考的重要課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目前,金融管理部門對其他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方式已有初步考慮,大方向爲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並最終實現市場化資本補充的長效機制。

截至目前,央行、金融監管總局暫未發佈2024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自2020年12月《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發佈以來,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已連續三年發佈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發佈時間分別爲2021年10月15日、2022年9月9日、2023年9月22日。

2024年度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暫未發佈,或與評估辦法可能修訂有關。央行此前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持續完善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監管框架,研究修訂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方法。

金融管理部門推動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背景是商業銀行利潤增速逐步放緩、淨息差有所收窄,同時分紅相對穩定,導致內源性資本補充能力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需要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大行、股份行淨息差分別爲1.46%、1.63%,淨利潤增速分別爲-2.87%、1.41%,對比來看股份行淨息差、淨利潤增速相對較高,但個別銀行壓力較大。

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由金融管理部門根據《系統重要性銀行評估辦法》,並經過一定的程序來認定。入選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意味着這些銀行在我國銀行業中具有相對較大的影響力,最爲明顯的特徵是規模大,同時由於業務相對複雜等,如果發生金融風險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外溢性風險,由此需要對其加強監管,促進其穩健經營,進而提高我國銀行體系的穩健程度、切實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目前,我國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已上市,即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方式主要有定增、可轉債、配股。除六大行外,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還包括9家股份行、5家城商行。

從今年9月末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看,雖然20家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已達標,但部分銀行與監管部門要求的底線差距較小,爲維持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亟需補充資本。而補充其他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的方式區別於六大行的特別國債等,主要是由於這些銀行的股東並非財政部、中央匯金,由此財政部無需履行“健全資本補充和動態調整機制”的義務。

整體來看,其他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主要股東爲大型央企、地方國企等,如招商銀行第一大股東爲招商局集團旗下招商局輪船有限公司、浦發銀行第一大股東爲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爲首鋼集團有限公司。

從近年來這些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情況來看,個別銀行通過定增、可轉債等方式實現了資本補充,但並沒有形成長效機制。例如,華夏銀行2022年非公開發行5.28億股,首鋼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參與;光大銀行2017年發行300億元可轉債,2023年3月實現227.31億元轉股;浦發銀行2019年發行500億元可轉債,當前仍在轉股過程中(2025年10月27日止)等。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拓寬銀行資本金補充渠道”,郵儲銀行副行長、董事會秘書杜春野撰文認爲,商業銀行要在監管機構的監督指導下,多措並舉加強資本補充能力。核心一級資本方面,結合自身實際,用好IPO,以及上市後非公開發行、配股、可轉債等再融資工具,保持和同業機構、監管機構的溝通交流,尤其是在上市銀行普遍“破淨”環境下,亟需深入研究外源補充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