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片+1!活屍「打疫苗可治癒」 重新做人結果還是GG了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2018臺北電影節規劃「怪奇物語」單元,融合真實瘋狂與類型奇想,不僅有《X戰警》系列「幻影貓」艾倫佩姬主演的喪屍電影《喪屍病狂》(The Cured),還有宛如校園版的《瞞天過海》的《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等9部怪誕、奇幻的精采作品,等着觀衆買票觀賞。
▲《X戰警》系列「幻影貓」艾倫佩姬主演電影《喪屍病狂》。(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喪屍病狂》,描述的不是喪屍毀滅人類,而是一部喪屍如同更生人重返社會的故事。當疫苗被開發,飽受喪屍病毒所害的世界終於得以平復,甚至連喪屍都能被治癒、逆轉。可惜黑暗的記憶不曾被遺忘,那些重新做人的,得面對自己過往的噬血羞恥,其他人又如何放下恐懼、哀愁和憤怒?《鴻孕當頭》、《X戰警》演員艾倫佩姬,在片中接應拋開喪屍身份的親人重返社會,然而,摩擦與噩夢才正要開始。
▲《喪屍病狂》是臺北電影節唯一一部喪屍電影。(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從片名就充滿奇想的的《白日夢遊夢遊如來賀》,是2014年臺北電影節引發觀衆極大討論的日片《回紋跳針跳針》導演池田曉新作,延續前作的冷調幽默,池田曉運用寫實的空間敘說一個奇幻的故事:在海邊醒來的長髮女孩、在家中醒來的捲髮男孩、在難聽歌聲中醒來的短髮女孩,三位乍醒的少年少女,三段看似無關、卻錯綜交織的故事,混搭出卡夫卡與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情境。
▲《白日夢遊夢遊如來賀》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融合劇情與紀錄片形式的《美國動物》,宛如校園版的《瞞天過海》,描述出生小康家庭的史賓賽,爲了證明自己與衆不同,在新朋友慫恿下,開始策劃竊取圖書館珍本。看似縝密完善的竊書行動,卻讓夥伴之間相互猜忌懷疑。《聖鹿之死》、《敦克爾克大行動》演員貝瑞科漢(Barry Keoghan)以極爲收斂的表演方式,將中二的故事與詭譎的情調收束爲一。
▲《美國動物》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荷蘭導演瑞內.埃勒(Rene ELLER)初試啼聲就讓鹿特丹影展大開眼界的《去他X的放蕩青春》(We),背景設定於荷蘭與比利時邊境村莊的仲夏,八名少男少女在各種法律漏洞間玩起大冒險,用性與肉體嘲弄社會的道德價值觀,用各種誇張行徑,向時代發出年輕爲王的張狂挑釁。不料,其中一名少女意外死亡,好友出庭作證,讓他們迥異的生活背景造成一場羅生門,真相究竟終將還原,抑或是揭開失序青春的殘酷面紗?
▲《去他X的放蕩青春》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2013以《兇惡》入圍日本奧斯卡多個獎項、2017交出《她不知道那些鳥的名字》的導演白石和彌,今年再度推出改編自同名小說的《孤狼之血》,延攬役所廣司、鬆阪桃李領銜主演,劇情描述菜鳥警察跟着資深刑警偵辦失蹤案件,前輩不循正軌的手法,爲他招來「染黑」傳言。隨着案情逐漸釐清,黑道間的兇暴大戰一觸即發。擅長處理人性猙獰的白石和彌,以瘋狂調度創造昭和末年別具「雅酷殺」風味的警察黑道戰。
▲《孤狼之血》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黑澤清、諏訪敦彥、阿比查邦盛讚,日本最受矚目新銳導演清原惟首部長片《平行家屋》(Our House)。運用同一個空間描述彷彿平行的兩個故事:一個失去父親、在家中與母親相依爲命的女孩;與一個失去記憶的女子,住進好心女孩的家。兩組迥異的命運在同一間屋子交會,彷彿各自獨立,又互爲表裡。精巧調度驚悚、懸疑、科幻元素,卻是不折不扣的女性寓言。不但拿下2017日本PIA影展首獎,也入選今年柏林影展。
▲《平行家屋》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血色搖籃曲》(Good Manners)則是一部融合狼人元素與女同情感的作品,克蕾拉受僱照料神秘的懷孕貴婦安娜,隨着兩人關係漸漸親密,滿月的升起,讓安娜終於揭露她獨自待產背後的駭人原因。這近乎詛咒的真相,不但讓安娜爲之付出代價,更讓克蕾拉的人生也就此轉入一場終將心力憔悴、漫長無邊的承諾。巴西編導組合融合寫實批判與驚懼狂想完成這部奇幻之作,勇奪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血色搖籃曲》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賈樟柯、鄔君梅監製,李淳領銜主演的《海上浮城》,是一則上海另類浮世繪:豬農老王養出了病死豬;開理容院的妹妹王招娣死不肯搬,成了老宅釘子戶;他兒子王震在城裡酒店打工,卻謊稱位居高職,還愛上寂寞富二代女孩夏夏。導演閻羽茜以長江病死豬、釘子戶等新聞事件爲題,將中國快速發展的亂象描繪出來。
▲《海上浮城》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 入選今年柏林影展正式競賽片的《老孃逐客令》(The Real Estate)同樣是一則都市傳說,七旬辣嬤諾伊特大半生在海外遊手好閒,回到瑞典老家處理遺產,才發現她繼承了一棟市中心的公寓大樓。諾伊特想高價出售,但樓內臟亂不堪,住滿非法釘子戶,讓人敬謝不敏。諾伊特夢碎,她大發雌威,搖身變成噩夢狂戰士,只想將房客趕盡殺絕。雙導演搭檔將北歐享樂的縱逸世代毫無保留、不加批判地呈現,留給觀衆思索失序的原由。
▲《老孃逐客令》劇照。(圖/臺北電影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