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老母親們的心情還好嗎?
今天跟同事出門辦事,路上聊到買新年衣服的事情。她說:“昨天帶着女兒去商場買衣服,剛買完女兒的衣服,發現期末考試的成績出來了。一看成績,我立刻沒有了買衣服的興致:不買了,回家。”
唉,娃的考試成績直接決定老母親過春節的心情啊。
娃若考得好,老母親心花怒放,買起東西來也格外順暢。
娃若考得不好,心情一落千丈,好幾天提不起精神頭。若是娃明年面臨小升初、中考或者高考的話,那老母親的焦慮和抑鬱程度估計更會加重。
“孩子只有學習成績好,才能考上名牌大學,畢業後才能找到好的工作,以後的生活才能幸福。”這恐怕是很多家長的心理。
參加高考,升入一流的大學,就好比找到了通往成功大門的通行證,大概率是過上經濟比較充裕的生活。他自己的生活無憂,我們的老年才能過得舒心。不至於等到退休後,還要拿出自己的退休工資去接濟掙扎在貧困線上的孩子。
說實話,我就是這樣想的。
跟我一個辦公室的兩個同事的孩子,因爲學習成績的不同,現在過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其中一個同事的孩子初中時學習成績就在中下游,高中沒考上,同事花錢讓孩子讀了高中。高考成績自然不怎麼樣,同事又花錢讓孩子上了個專科學校。畢業後,託人情、找關係,好不容易進入我們這裡一個事業單位做一個合同制職工,收入能有正式職工的一半左右。
另一個同事家的孩子考入重點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沒用父母操任何心,收入還很可觀,不但毫不拖累父母,還能讓父母出去旅個遊、給父母買點高品質的生活用品。
兩者相比,感覺差距真的很大。
1、崩潰的媽媽
有一個朋友,女兒才上四年級,就開始叛逆了。
她說,她全職在家就是爲了全心全意照顧孩子,沒想到孩子一點也不省心,學習不怎麼樣,還老跟她頂嘴。
昨天,孩子的考試成績一出來,她一看:三門課沒有一門過80分。
“考這麼點,你丟不丟人?”批評完孩子,她自己就開始哭了,她覺得自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那麼多,得到的卻是失敗的結果,令人難以接受。
全職媽媽放棄了自己的追求和成長,將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孩子的身上,有的甚至將自己的生存價值全部綁定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一旦孩子沒有滿足自己的期望值,就會有潰敗的感覺。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媽媽深夜跳樓自殺了。
這個媽媽雖然有自己的工作,但她生活的所有焦點都是圍繞這孩子的小升初考試。孩子之前的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六年級上學期成績開始大幅度下滑,有厭學情緒。這個媽媽幾乎犧牲所有休假時間帶孩子奔走於補課之間,她每天督促孩子的功課,關注孩子的分數排名,但是孩子卻越來越牴觸,跟她衝突頻繁。
有一天晚上,媽媽跟孩子因爲學習的事情發生激烈爭吵,媽媽撕了他的卷子, 剪爛了他的書包。後來媽媽跟家人說今晚要到客房睡,安靜一會,卻沒想到發生了這種意外。
這些家長的表面行爲看似是對孩子學習成績的焦慮,我認爲實則是對自己和孩子的不信任、也是對自己和孩子存在價值的否定。
2、學會接納孩子的學習成績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無論他是醜還是俊,是聰明還是笨,我們都覺得他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孩子,完全接納他身上的所有,包括缺點。
但是當孩子慢慢地長大,我們對他的愛卻開始有了附加條件:要學習好,要懂事,要聽話。如果他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我們就會不高興,就會忽視孩子身上的其他優點。
我們作爲孩子的父母,生他養他的初心是讓他健康快樂地長大不是嗎?那我們應該關愛的是他這個生命,而不是他考試得了第幾名。
我知道,這個道理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
我自己的女兒從初中時優異的成績到現在毫不出色,這兩年她循序漸進的退後,我的接受過程也是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掙扎。直到現在,我也不敢說我能完全無條件地接納她。
但是,無論她的分數如何,我都不會批評她,也不會因爲她考得差而取消她本來應該得到的新衣服、她假期內玩遊戲的時間。無論她成績如何,我都不能否定她是我珍愛的女兒這件事情。
我們往往是很容易接受自己平庸,但卻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我們老是不自覺地認爲:自己的孩子應該是最閃光的那一個。
而實際上,很多追蹤孩子拍攝幾十年的紀錄片顯示,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孩子最終都會是跟我們一樣的平凡,甚至還不如自己。
接納孩子並不是不管孩子,而是父母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接納自己不能改變的。
考試分數不高的孩子,或許能在家裡爲全家人做出一桌豐盛的晚餐; 能幫助媽媽照顧弟弟;能獨自打理好自己的生活。
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學習,有的孩子的人生價值體現在其他的領域上面。他不擅長考試,並不代表他一定會過得不幸福。
作爲父母,我們要清楚:能給孩子找到他的優勢並幫助他加以發揮,讓他成就最好的自己纔是優秀的父母,而不是非要逼着一條魚學會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