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出口跨越式突破,中國品牌開啓多元“出海”新時代

來源:中國經濟網

——獻禮新中國成立75週年

伴隨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9年問鼎全球,中國汽車出口也實現跨越式突破,並躋身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在這背後則是越來越多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車企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積極參與全球汽車市場競爭。然而,機遇與挑戰往往並存,中國品牌應堅持長期主義,樹立謀長遠、樹品牌信譽的長遠發展理念。

新中國成立75年來,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75年間,中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由弱到強。尤其近十年來,在全球汽車產業轉型浪潮中,自主品牌藉助新能源賽道異軍突起,跨國車企借力中國市場加速轉型,中國汽車產業迎來了成爲“引領者”的難得機遇。爲此,中國經濟網汽車頻道特別推出系列報道,全面、系統地展開回顧與盤點,今日推出第六篇:汽車出口跨越式突破,中國品牌開啓多元“出海”新時代。

據《日經中文網》日前報道,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1-6月,日本汽車出口量爲201萬輛,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對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今年前6月中國汽車出口279.3萬輛,同比增長30.5%,比日本高出78萬輛。這是繼去年上半年和全年之後,中國汽車出口量再度超越日本,繼續位居全球汽車出口首位。《日經中文網》稱,日本與中國的出口量差距正在被拉大。

近年來,伴隨我國汽車產銷量連續15年穩居全球第一位,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9年問鼎全球,中國品牌憑藉新能源汽車的“換道超車”,以豐富的產品種類、過硬的產品質量收穫了市場廣泛認可,市場份額不斷獲得突破,影響力持續提升,並推動中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加速“走出去”。

來源:中汽協

跨越式突破,穩居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中汽協整理的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首次突破200萬輛,達到201.5萬輛,超越韓國,位居日本和德國之後;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量達311萬輛,同比增長54.4%,超過德國成爲世界第二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攀升至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

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更是跨越兩個百萬級臺階,達到522萬輛,同比增加57.4%,打破了日本連續七年汽車出口第一的成績,躋身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也進一步攀升至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

今年以來,中國汽車出口繼續保持良好勢頭,1-8月出口量達到377.3萬輛,同比增長28.3%。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81.8萬輛,同比增長12.6%。中汽協預計,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將在2023年的基礎上再增加60萬輛。

對此,中汽協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隨着中國汽車工業從成長期邁向成熟期,國內市場總體增速開始變緩,中國汽車產業正面臨“出海”和升級的新機遇。“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在海外市場發展迅速,正在引領着全球向電動化轉型,而在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的發展歷程中,‘出海’成爲了不可或缺的一環。”

來源:中汽協

嶄露頭角,中國品牌多元“出海”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汽車出口規模持續突破的背後,是越來越多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中國品牌車企在國際舞臺嶄露頭角,積極參與全球汽車市場競爭。與此同時,中國品牌的“出海”方式正變得愈發多元,通過國際營銷體系建設、投資建廠、品牌收購、合資合作等方式,持續推進海外市場本土化發展,加快國際產能佈局。

作爲全球和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雙料”冠軍,比亞迪近年來在全球化發展上不斷實現突破,正逐步從最初的電池、電子業務“出海”,以及以新能源公交、大巴等產品爲主導的商用車“出海”,發展爲以乘用車爲核心產品的新一輪“出海”。

如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已遍及全球六大洲、88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海外設有乘用車生產基地。今年7月4日,比亞迪在泰國羅勇府舉行了泰國工廠竣工暨第8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由此開啓比亞迪全球化新篇章。比亞迪官方數據顯示,截至8月,比亞迪今年海外市場銷量超26.3萬輛,同比增長125%。

來源:比亞迪

作爲最早一批“出海”的中國品牌,長城早在1997年便以皮卡出口中東拉開了品牌“出海”的序幕。20多年來,長城堅持“長期主義”,聚焦“ONE GWM”品牌戰略,逐漸形成集研、產、供銷爲一體的“生態出海”體系。

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在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早期更多是機會性市場,貿易型的“出海”。從去年,長城開始生態出海,服務先行,真正面向當地消費者,包括整體的衍生生態,屬於戰略性的出海。

目前,長城汽車擁有全球用戶超1400萬,海外累計銷售超170萬輛,海外銷售渠道超1300家,形成全動力、全品類、全檔次佈局。2023年,長城海外銷量首次突破30萬輛;今年1-9月,長城海外銷售324244輛,已超過去年全年海外銷量。

來源:長城汽車

此外,奇瑞、吉利、上汽、廣汽等中國品牌,也都在積極佈局海外市場,並取得了良好發展。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中國汽車出口的快速增長,與海外市場需求和中國汽車品牌競爭力持續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機遇挑戰並存,堅持長期主義

作爲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我國汽車產業在全球已具備一定的競爭力,有着廣闊的“出海”前景,然而機遇與挑戰往往並存。

“中國汽車走向國際尚處於起步階段,雖然汽車出口出現了連年增長的勢頭,一些企業在國外投資建廠生產新能源汽車也初見成效。但由於基礎不牢、經驗不足、外部環境嚴峻、真正的國際競爭態勢還沒形成等矛盾和問題的存在,仍有較多不確定因素。”原國家機械工業部汽車司副司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張書林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道。

在張書林看來,如何樹立謀長遠、樹品牌信譽的長遠發展理念,如何應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日益增加的貿易壁壘,如何處理多家企業在同一國家的競爭關係和應遵循的原則,如何解決外向發展融資集資困難等,是中國車企國際化發展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陳士華建議,中國企業需要制定海外中長期發展戰略,從國家層面有效引導企業“出海”;政府應支持企業參加海外展會,建立體系化能力,包括完善售後服務和金融支持;建立海外的政策法規交流體系,提供市場數據和分析,爲企業海外發展提供有力指導;提升認證體系與國際標準接軌,降低出口認證成本;強化企業的責任意識,重視海外合規問題,樹立良好的中國品牌形象。

“國際化是汽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躋身世界一流跨國公司的必由之路。中國品牌車企實施國際化戰略,根本目的是通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建設世界一流的企業和品牌。”中汽中心資深首席專家、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總工程師吳鬆泉表示,因此,應該堅持長期主義而不是短期主義,堅持本地主義而不是投機主義,堅持聯動合作而不是單打獨鬥,堅持正和思維、用戶思維而不是零和思維、隧道思維。(中國經濟網記者 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