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拜會”現場一度混亂 俄美記者團爲搶機位互有推搡

“普拜會”現場一度混亂,俄美記者團爲搶機位互有推搡(來源:original)

相關新聞

當地時間6月16日下午,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拜登在瑞士日內瓦拉格朗別墅舉行會談。

在別墅門口握手合影後,兩人進入室內,在媒體面前進行了簡短的發言,美國國務卿林肯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座。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天空新聞等媒體報道,普京感謝拜登提出進行會談的邀請,並表示他知道拜登進行了長途旅行,工作很多。普京表示,俄美兩國之間仍有許多積累的問題,因此需要“最高級別的會談”,“希望我們的會談能有成效。”

拜登則表示,“面對面會談總是更好的。”拜登還提到希望美俄之間能有“可預測”的關係,兩國能在有共同利益領域合作

現場視頻顯示,拜登的手中拿着小卡片,布林肯在筆記本上做記錄,普京和拉夫羅夫手上似乎沒有拿着東西。CNN稱,講話期間拜登和普京很少有眼神接觸。

此後雙方將進行閉門會談。據報道,此次會談預計將持續四五個小時,會後普京和拜登將分別舉行新聞發佈會。

此前普京和拜登先後到達拉格朗熱別墅,分別受到了瑞士聯邦主席帕默林的歡迎。帕默林之後發表講話歡迎二人,三人在別墅前合影。隨後,普京和拜登握手,並進入別墅。媒體照片顯示,兩人在別墅內再次握手。(澎湃)

普京和拜登會面:尬坐3分鐘,拜登只顧看“小抄”,不敢正視普京(來源:original)

拜登普京日內瓦會面,合影握手只持續3秒,連一起看鏡頭都不願意(來源:original)

中新網6月16日電 (卞磊)當地時間6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其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瑞士日內瓦,將迎來他擔任美國總統以來,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的首次會晤。

事實上,10年前,還是美國副總統的拜登就曾與時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在莫斯科進行過面對面會議。當時,拜登稱,美國希望以反映兩國共同利益的方式,“重新設定”美俄關係。

如今,兩人又將坐到談判桌前。但這一次,雙方若想僅僅通過一場領導人峰會,就讓陷入低點的俄美關係取得本質性突破,卻似乎“不太可能”。

資料圖:2011年3月10日,普京和拜登在俄莫斯科會面。

“老對手”再交鋒,

這些議題將擺上談判桌……

日內瓦時間6月16日13時(北京時間19時),俄美領導人峰會將正式開始。

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介紹,普京和拜登的會談將由一次小範圍會談和兩次大範圍會談三部分組成,期間將有茶歇。

至於會談持續多久,烏沙科夫稱,“一切取決於討論進行的情況,以及兩位總統的心情、哪些問題佔用的時間會比我們計劃的長。”

一位熟悉美俄峰會籌備情況的消息人士稱,談判計劃進行近5個小時。

另外,根據美俄雙方的預熱放風,此次會晤議題十分寬泛,涉及到雙邊關係、戰略穩定、軍控、熱點地區衝突調解、反恐、新冠疫情網絡安全、人權、環境保護等各領域。

資料圖:美國總統拜登。

美俄關係最低點時的會晤,

調門兒”一降再降

峰會前夕,美俄關係持續緊張,制裁戰、口水仗幾乎成爲常態。普京和拜登日前先後表示,美俄關係正處於“近年來最低點”。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張弘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美俄關係處在一個“較爲危險的境地”,這是促使“普拜會”舉行的主要原因。

普京曾表示,此次會晤目的是改善雙邊關係;拜登也說,會晤旨在尋求雙方關係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不過,美俄雙方在峰會前仍持續釋放消極信息。

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孫成昊解釋稱,對美國來說,美國國內“反俄仇俄”情緒未消散,儘管拜登沒有前總統特朗普通俄門”的包袱,但他執政以後,包括指責俄干涉美國大選、指責俄參與黑客攻擊美國行爲等,“讓拜登沒辦法在外交上對俄展現太柔軟的身段”。

“俄羅斯其實也是一樣的”,孫成昊稱,由於美國對俄的外交施壓、經濟制裁一直以來都是層層加碼,在俄現行治理模式下,不可能對美國有緩和的姿態,俄羅斯的國內政治也決定了普京不可能對拜登過度示好。

不過,多方預測,美俄雙方將在非核心利益方面達成合作,包括氣候變化問題、抗擊新冠疫情問題等。張弘稱,“美俄之間可能在這些領域達成一定共識。通過非核心問題來營造或者恢復這樣的對話,我覺得纔是這次會晤的最主要目的。”

資料圖:俄羅斯總統普京。

歐洲行最後一站見普京,

拜登在給自己“打氣”?

此次拜登與普京在日內瓦的會晤,是拜登歐洲之行的最後一站。在此之前,他先後出席了G7峰會、北約峰會和美歐峰會。

在張弘看來,“先盟友、後競爭對手”,這個順序是正確的。

“通過三場峰會,爲拜登與普京見面提供強有力的聯盟外交的支撐。實際上,美國是代表西方陣營與俄對話,這樣它在地區安全問題、區域經濟合作問題、在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上,至少已經有了所謂的‘聯盟的聲音’,超越了美國本身,部分代表了歐洲立場。”張弘指出。

孫成昊也表示,這樣的行程安排是“精心設計的”。若拜登提前跟普京有來往,首先他心裡沒底;其次,拜登也擔心歐洲盟友認爲,美俄會採取這種“越頂外交”的方式,達成一些不利於歐洲的安排,這對於拜登鞏固跨大西洋關係也是不利的。

“對話”已是最好的結果

俄美或難在關鍵問題上實現突破

早在1985年,美蘇領導人就曾在日內瓦舉行過峰會,且那次雙方會晤被視爲是兩國走出冷戰的轉折點。不過,對於此次峰會的結果,外界普遍不樂觀。

張弘指出,首先,美俄在俄反對派人士納瓦利內事件上分歧重大,而這“屬於俄羅斯的‘紅線’”,俄一直反感美西方對於俄內部民主事務和政治事務的直接干涉。其次,是“安全紅線”,美國爲首的北約國家在巴爾幹半島黑海地區的頻繁活動以及前沿部署,威脅到了俄西部安全。

孫成昊還提及美俄之間更具體的矛盾——制裁問題。俄在經濟上最關切的是,美國什麼時候可以把制裁取消。但首先,美國國內“反俄仇俄”的情緒高漲,國會不可能在這種狀態下取消對俄製裁,而拜登政府在制裁上至少沒有太多籌碼。

總的來說,專家預測,這次峰會很難讓雙方在關鍵問題上實現突破。

孫成昊指出,美俄在氛圍上會有一些局部的改善;此次會晤將可以讓大家對美俄關係有“更加穩定的預期”。張弘則稱,儘管峰會不能達成突破,但不意味着未來美俄不能實現經常性對話。這種大國的經常性機制性一旦恢復,對俄羅斯十分有利,有助於俄羅斯打破西方對其外交孤立。

“兩位領導人會就很多事情爭論不休,但對話會繼續下去。”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政府的駐俄大使亞歷山大·弗什博指出,而這是“人們能想到的最好的情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