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子大槺榔老屋創300紀錄 修復後傳承在地文化
「織田舖子」藉由這次「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翻修左、右護龍的建物結構。(嘉義縣政府提供/張毓翎嘉義傳真)
開場由「神耆樂坊」長輩們帶來一首首樂曲,嘉義縣長翁章樑縣(右一)也前來聆聽、參觀。(張毓翎攝)
嘉義縣長翁章樑(從右到左)稱讚李宜蓉、塗澤林夫婦非常有心,將老屋作爲公益用途。(張毓翎攝)
「這裡有300個紀錄!」嘉義縣政府11日在朴子市大槺榔「織田舖子」老屋辦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成果發表會;申請人塗澤林、李宜蓉夫婦說,這個村莊像迷宮,所以百人進來就有百人迷路;另當地的竹簾產業,曾經是上百戶家庭的生計來源;最後,大槺榔擁有濃厚宗教信仰,故村內有上百位的乩童跟桌頭,這裡可謂「最接近天庭的村莊」。
李宜蓉表示,這棟老屋是超過60年以上的閩式建築,藉由這次「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翻修左、右護龍的建物結構,而「織田」意指這裡錯綜複雜的地景,而「舖子」有朴子諧音,因此將它命名爲「織田舖子」。
大槺榔濃厚的宗教信仰,近幾年李宜蓉號召村內的耆老成立「神耆樂坊」,希望透過音樂讓外界認識這個小村莊,李宜蓉說,不少長輩還保有鼓吹八音的技藝傳統文化,且有些老人家可能雖不識字,但卻仍把一首首曲目樂譜硬生生記在腦海中
嘉義縣文觀局長許有仁表示,嘉義縣迄今有16案獲得「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補助,除文化經營類補助租金3案,還輔導13棟老屋進行「傳統工法、修舊如舊」的建物修繕,它不只讓老屋能有效修復與保存,也進而讓傳統建築技術及傳統材料得以傳承。
今日「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的發表會,開場由「神耆樂坊」長輩們帶來一首首樂曲,縣長翁章樑也前來參觀;翁稱讚李宜蓉夫婦,讓老宅成了社區另一個活動空間,也期待未來「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劃」能遍地開花,讓更多老屋找到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