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財報:營收、利潤、毛利率創新高 業績指引推高股價

財聯社1月31日訊(編輯 史正丞)北京時間週五清晨,蘋果公司發佈2025財年第一個財季的業績報告。

與預期一樣,“蘋果智能”未能拉動iPhone銷量,同時世界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在中國消費電子市場的競爭壓力也顯示在這份報告中。不過在服務營收大漲的推動下,公司再度收穫季度營收、利潤和毛利率的歷史新高。同時在業績指引的拉動下,盤後蘋果股價先跌後漲,目前漲超3%。

財報顯示,在去年最後3個月裡:

分具體產品線:

蘋果預期,當前季度的營收將以“低到中個位數”增長,服務部門的增速預期爲“低雙位數”。考慮貨幣增長因素後,整體增速會與當前季度類似。

事前分析師預計,三月季度每股收益爲1.66美元,營收爲954.6億美元。作爲參照,蘋果2024財年Q2財季的營收爲907.53億美元,每股收益爲1.53美元。

此外,蘋果第一財季的毛利率達到46.9%,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次。公司預期,當前季度的毛利率將在46.5%到47.5%之間。

庫克解讀iPhone、大中華區業績

正如前文所言,雖然蘋果在去年最後3個月取得創紀錄的營收和利潤,但作爲iPhone 16系列上市後的首個完整季度,銷量表現創下2023財年一季報以來的最大預期差。當年公司的解釋是,中國供應鏈來不及生產足夠的iPhone 14型號。

今年的“鍋”,“蘋果智能”首當其衝。

庫克表示,iPhone 16系列在“蘋果智能”可用的地區銷量會更強勁一些。目前該軟件僅在少數英語國家可用。公司計劃在4月發佈更多語言版本的“蘋果智能”,包括簡體中文。不過庫克也承認,“蘋果智能”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具體時間尚未確定。

庫克也表示,公司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受到多重因素影響,首先在同比下降11.1%的數據中,有一半是由於“渠道庫存”的變化,所以實際運營表現會更好。另外一個不利條件,是蘋果智能尚未在中國推出。

蘋果CEO預期,在上一個季度結束後中國推出一項國家補貼政策,應該能夠刺激一些蘋果產品的銷售。

其他事項

除了糟糕的iPhone銷量和亮眼的服務業績外,蘋果的iPad和Mac產品線在假日季度顯示出近15%的強勁增長。其中Mac部門實現了自2022財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速。

庫克表示,業績源自於對新產品的巨大興奮。蘋果在上一個季度推出了新的iMac、Mac Mini和MacBook Pro,以及升級款iPad Mini。

不過可穿戴設備,包括Apple Watch、AirPods、Beats和Vision Pro的銷售額就乏善可陳,整體同比下降2%。

庫克介紹稱,現在全球有23.5億臺活躍蘋果設備,較一年前的22億臺有所增加。

新任蘋果CFO Kevan Parekh也宣佈,將繼續支付每股25美分的股息,同時在上一財季公司斥資超過300億美元回購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