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吃紅肉、豬肝 臺大醫:小心反增高血脂、血糖
2023年第八屆「爲女着紅」主題爲貧血女人心最重要的小事」
「爬個樓梯、蹲下站起就頭暈、心悸、臉色蒼白,小心是貧血」,臺灣女性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數是婦癌的3~4倍,且平均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一人貧血,往往因短暫且恢復快,容易被忽略。醫生提醒長期貧血,會造成各器官受損,腦受損、失智風險提高,最嚴重可導致心臟衰竭,造成死亡,建議可補充鐵劑,取代過量食用紅肉、或豬肝,反而造成血脂、血糖升高,得不償失。
國健署統計,2017年~2020年國內育齡婦女(15~49歲)貧血盛行率將近2成(19.08%),平均每5名育齡婦女就有1人貧血。每年三月第二週是「爲女着紅日」臺灣女人連線、臺灣婦產科醫學會、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今天舉辦記者會,提醒「貧血是女人心最重要的小事」。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貧血的原因很多,包括鐵流失過多或吸收不足,也可能是營養不良或身體重大疾病造成血液流失或製造不足。貧血反映的可能是生理現象,包括營養不良、體內有潰瘍、腫瘤等重大疾病,不過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貧血也可能導致心血管問題」,長期貧血會增加腦損、失智風險,還會造成心臟衰竭。
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指出,婦女比較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主要是和「月經、懷孕和哺乳」有關;另外則是婦科癌症,但因爲容易被忽略,導致輕微症狀容易久拖。
臺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表示,部分女性因爲月經量多或營養不足的狀況下容易出現貧血的問題。如果發生在孕產婦身上,會導致胎兒體重不足,生長遲緩以及早產等風險增加。更重要的是,貧血是引發嚴重產後大出血重要危險因子。傷口癒合不良或感染也與貧血有關係。
中國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臺大醫院檢驗醫學部主任周文堅指出,除非是急性心血管疾病纔要輸血,若是一般的慢性貧血,可以補充鐵劑,血紅素兩週內就會回升。他也分享,門診常常被問,吃牛肉、葡萄」喝豬肝湯,就可以「缺鐵補鐵」?「事實上,常常只補到了血脂和血糖」,他指出,若是缺鐵性貧血,很難靠食物就補充到需要的量,反而會過度食用造成反效果,補鐵劑即可,且應暫時停下跑步等運動,避免對心血管負荷過大。
另外,如何檢視自己有沒有貧血?詹德富表示,若經血的量太大,例如衛生棉出現超過十元硬幣大小的血塊,就表示量太大或是有異常需要檢查。周文堅則表示,可以檢視自己的下眼瞼以及手心是否太蒼白,沒有血色,即可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