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上海官員赴臺 兩岸契機
(圖/本報系資料照)
陸委會14日宣佈自2月20日起開放港澳人士來臺自由行;15日批准上海市臺辦副主任來臺參觀燈會。這是兩岸政府互釋善意與務實的體現。筆者長期主張,兩岸關係需要「求更多的同,暫擱無解的異」,兩岸從交通、觀光等事務性議題協商着手,或從地方政府間互訪交流着手,都是可擱置「政治前提」,重啓對話並累積互信的契機。
陳建仁內閣上任後,陸委會邱太三主委、海基會李大維董事長、海基會秘書長邱垂正等皆是能把握原則又兼具務實柔軟的對陸交流人選。國臺辦主任宋濤有17年福建經驗,上任後亦展現出「務實、求是」的作風。兩岸情勢在邱、宋兩位的任期中展現新氣象,自是值得期待。
日前筆者呼籲,兩岸政府間有序重啓交流是兩岸政治領袖應共同促成的務實措施。例如陸方開放海基會事務性官員赴陸、我方開放陸地級市(直轄市及省級以下)政府臺辦人員來臺。2019年上海市臺辦主任就曾藉臺北燈會時機來訪;此次政府再次批准上海市政府官員赴臺,可見兩岸政府「相向而行」的氛圍。
我們更注意到,國臺辦2月1日記者會提出恢復兩岸航點時的表述,全文沒有政治前提。國臺辦表示,「大陸航空主管部門通過《海峽兩岸空運協議》聯繫管道致函臺灣方面表示,當前兩岸疫情均已平穩,是進一步恢復兩岸航線正常運營的有利時機……可優先考慮恢復廣州等16個兩岸直航航點。」這無疑爲一束善意的橄欖枝。
相對地,我們也可觀察到臺灣方面的善意回應。政府年前提出「小三通金馬春節交通專案」,年後即宣佈「小三通常態化」。日前又進一步恢復「港澳自由行」,足見政府爲兩岸交通往來「有序」恢復至疫情前水準所做的部署。
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國臺辦所提《海峽兩岸空運協議》實爲兩岸公權力對話的正軌。由於航空航點恢復無可迴避兩岸公權力就「海關、證照查驗、人員檢疫及動植物檢疫、安檢及航空保安」事項進行協商。前述協商機制過去本就是在「大兩會」和「小兩會」框架下進行,至少包含《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海峽兩岸民航飛航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等溝通管道。爲了實現兩岸旅客往來和航點的恢復,雙方事務層級官員的溝通和對話不僅必要,更是展望下階段交流的契機。
日前蔡總統出席臺商春節活動時曾表達,「在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下,我們願意和北京當局展開對話,一起尋求雙方可接受,而且促進區域和平及穩定的可行之道」。期待兩岸各領域事務層級官員互訪能持續,在善意與務實的鋪墊下爲兩岸政府共迎春暖。(作者爲海基會前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