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保養看天氣 洗澡水別太熱
專家建議,若遇上雨天,可以選擇清爽一點的乳液,感覺乾燥時,則可換成較爲滋潤的保養品。(林周義攝)
冬季轉春季,容易出現皮膚問題,包含蕁麻疹、溼疹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專家建議,面對不穩定的天氣,若遇上雨天,可以選擇清爽一點的乳液,感覺乾燥時,則可換成較爲滋潤的保養品。洗澡時,別用太熱的水,飲食上要避免重口味,且要多喝水,幫助毒素排出。
皮膚科開業醫師趙昭明表示,季節交替時,較常見蕁麻疹、溼疹皮膚炎,局部性的問題則有輕微的脂漏性皮膚炎,患者臉上可能會出屑、T字部位癢,也會因爲溫差大,頭皮無法適應、循環變差而掉髮,根據觀察,近期的掉髮患者約增加了1成左右。
針對換季期間的保養,北榮皮膚部主治醫師、皮膚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李政源說,冬天皮膚容易乾燥,洗澡的水溫不要太高,避免油脂被洗掉。若遇上雨天,氣候潮溼,可以選擇清爽一點的乳液,乾燥的時候,則可換成質地滋潤的保養品,例如:乳霜。他建議民衆,不要選擇含有太多香精的產品,避免過敏。
趙昭明則建議,飲食上,要避開重口味的食物,還要多喝水,加速新陳代謝,幫助毒素排出。春天較爲潮溼,尤其梅雨季之前,三不五時就會下雨,民衆可適當使用除溼機,將室內的溼度控制在50~60%之間。
睿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吳宛容提醒民衆,氣溫逐漸變暖之際,要避免長時間曝曬在陽光下,以免皮膚曬傷。另外,睡眠是身體恢復和修復的時間,保持足夠的睡眠可以增強免疫力,維護身體健康,建議把握晚上11點以前就寢,避免熬夜,爲身體提供充足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