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啓明:碳費或以油電價反映

環境部長彭啓明25日指出,碳費制度初期以「精準打擊」排碳大戶的方式,減緩民生物價衝擊。圖/本報資料照片

彭啓明談話內容

碳費首波針對500工廠徵收,排碳量涵蓋全臺碳排約54%,引發市場高度關注。環境部長彭啓明25日指出,爲求碳費制度穩健上路,初期以「精準打擊」排碳大戶的方式,減緩民生物價衝擊,但他也指出,歐盟目標在2027年將碳定價涵蓋率達到85%,臺灣勢必要跟隨此一趨勢,不排除擴大碳費徵收對象,「針對部分事業,即便不直接課徵碳費,也可能透過油電價反映。」

臺灣碳費制度明年上路,第一波徵收對象2026年5月繳費,外界憂碳費恐導致物價上漲。彭啓明對此指出,碳費徵收制度的原則是穩健上路,希望不要影響到物價,因此,初期鎖定高碳排業者徵收,透過精準打擊,不會影響大家日常生活,對房價的影響也非常小、只有約0.1至0.2%。

彭啓明並強調,當前許多日常生活物價上漲,並非來自碳費,而是電價上漲、人力成本增加所導致。當世界走到碳定價制度的時候,纔會有所謂綠色通膨,在他擔任部長期間,會極力降低對民生物價影響,甚至不要發生。

至於管制的對象,目前僅鎖定年排2.5萬噸以上製造業及能源業,碳排佔比約54%。彭啓明坦言,相較歐盟二年內達到85%的目標,仍然偏低,至於是否會擴大碳費徵收對象,如大賣場、百貨公司或醫院等,他表示,我們要跟着全球趨勢走,但要循序漸進、不能太猛,否則會造成產業衝擊,對脆弱體系並不好。

彭啓明進一步說,醫院是救人事業,基本上,全世界目前都沒有針對醫院徵收碳費,但醫院耗電相當高,像長庚集團即便努力節能,一年仍要繳約10億元電費。他表示,許多歐盟國家不見得直接對醫院課徵,但會透過油價及電價,算在油電成本內課徵。

彭啓明透露,總統賴清德對醫療院所很在行,建議可透過跟深度節能廠商合作,同時考量深度節能廠商規模較小,環境部已與金管會、國發會籌組團隊探討、評估找壽險公會、保險公司合作,透過深度節機制讓醫院引入保險業的資金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