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意識形態 喊中華隊加油

圖爲中華隊在巴黎奧運開幕式的出場畫面。 歐新社

五十五年前在臺灣各個角落,大家熬夜在收音機旁收聽美國傳來的世界少棒冠軍賽實況轉播,聽衆們的心情隨着金龍少棒隊的表現上下起伏。

昨天,中華隊麟洋配在巴黎已搶到四強的門票;謝淑薇帶着學妹曹家宜;小天、小林同學、陳念琴等選手,也爲中華隊奮戰不懈。

四年一度,大家在電視前、網路上爲遠在巴黎的中華奧運隊加油。回想上屆東京奧運,綠營推動奧運正名公投,想以「臺灣」名義參與奧運會,結果被民意否定。就如同現在「臺語正名」,棄客家、原住民、外省族羣於不顧,醉心於意識形態小動作。

民進黨八年全面執政,「正名」未成,只有能力把中正紀念堂的儀隊推到室外去曬太陽。

一九八一年於洛桑簽訂之「國際奧會與中華臺北奧會協議」確定了「中華臺北」的奧會模式,不僅奧運,二○○九年當時的衛生署長葉金川,以中華臺北代表名義出席WHA卻被綠營人士嗆聲,結果民進黨執政後,其官員也以中華臺北名義出席國際會議,完全是意識形態操作。

難道只因爲不叫做「臺灣隊」,「中華隊」的榮耀就不是臺灣人的榮耀嗎?狹隘的觀念如何走向世界?爲何不能擁抱自己優秀的華人文化和傳統,真心、大聲地喊出:「中華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