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關稅也擋不住?港媒:陸車明年出口仍將是全球第一
歐盟關稅也擋不住?港媒:陸車明年出口仍將是全球第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觀察者網報導,歐盟不顧各界反對,將關稅大棒揮向中國電動汽車,但此舉並不能阻擋中國汽車走向世界的腳步。「儘管歐盟電動汽車關稅導致增長放緩,中國2025年仍將是最大汽車出口國」,香港《南華早報》12月24日以此爲題,指出中國頭部車企可能會通過推出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型讓產品線更多元化,以此削弱貿易壁壘的衝擊。
值得一提的是,另據英國《金融時報》26日報導,預計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將首次超過燃油汽車,這一「歷史性轉折點」,意味着中國在這一領域領先西方數年。
歐盟關稅影響中國純電動汽車出口
市場研究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中國品牌汽車出口量增長了27%,達到310萬輛;中國對歐盟的汽車出口佔出口總量的28.4%。
Canalys高級分析師Alvin Liu上個月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歐盟關稅將導致歐盟對中國純電動汽車的需求減少,但對中國汽車製造商來說,歐盟仍是有吸引力的市場,中國車企將生產更多混合動力汽車以吸引歐洲消費者。
「歐洲仍是中國汽車製造商全球化努力的核心市場。」Alvin Liu表示,「上汽集團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它推出了混合動力版的MG3和MG ZS車型,旨在挑戰日本品牌在歐洲的地位。」
2023年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上宣佈,將針對中國出口電動汽車啓動反補貼調查。2024年10月4日,歐盟成員國以10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通過了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議案。10月29日,歐盟宣佈在原有10%稅率的基礎上,對自華進口的電動汽車加徵17%-35.3%的反補貼稅,爲期五年。
《南華早報》指出,受歐盟關稅影響,中國出口的純電動汽車佔比預計將下跌至19%,去年該比例爲22.5%。此外,福斯、寶馬等歐洲車企也會受到影響,因爲其部分汽車是和當地合作伙伴在中國組裝的。
吉利汽車行政總裁桂生悅日前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表示,吉利不僅能夠應對歐盟加徵的額外18.8%關稅,進口關稅也不會阻礙該公司在歐洲大陸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桂生悅說:「憑藉我們在各方面的技術優勢,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消化(歐盟的)關稅。真正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是技術進步。」
桂生悅表示,儘管增速會放緩,但吉利汽車2025年的出口仍將保持上升勢頭,該公司將努力增加電動車和燃油車的海外出貨量。
蔚來汽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李斌預計,受益於在電池和智能汽車技術方面的優勢,未來,中國汽車出口量會達到每年1500萬輛,而全年的汽車銷售量有望達到4000萬輛,全球每10輛汽車中就有4輛由中國公司製造。
《南華早報》引述稱李斌的觀點稱,中國汽車仍有一些較大的困難需要克服,包括基建成本以及如何讓中國智能汽車進一步適配當地客戶的需求。
據瑞銀去年的一份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汽車製造商的全球市場份額將增加近一倍,達到33%。
而據華創證券預計,儘管2025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速將放緩,但出口量仍可能超過558萬輛,同比增長14%。
2023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491萬輛,首次超越日本(442萬輛)成爲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今年上半年,中國向海外出口了279.3萬輛汽車,同比增長 31%;而日本汽車出口量比上年同期略微減少,爲 201 萬輛。據估計,2024年全年中國汽車出口將同比增長29%。
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歷史性拐點」
另一方面,儘管中國電動汽車在歐盟受到了阻力,但這同樣難以阻擋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勢頭。
《金融時報》12月26日報道稱,明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預計將首次超過燃油汽車,這一歷史性拐點意味着中國汽車市場領先西方競爭對手數年。
四家投資銀行和研究機構向《金融時報》提供的最新估計顯示,中國國內的電動汽車(包括純電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將打破國際預測和中國官方目標,到2025年同比增長約20%,超過1200萬輛,是2022年的兩倍多。
與此同時,歐洲和美國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放緩。報道指出,這反映出西方傳統汽車行業對新技術的接受速度緩慢、政府補貼的不確定性以及針對中國進口汽車的保護主義擡頭。
上海諮詢公司Automobility的數據顯示,隨着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在2024年實現近40%的同比增長,外國品牌汽車的市場份額將跌至37%的歷史低點,較2020年的64%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