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日5國7專家聚一堂!「裡山倡議」在臺灣實踐

農委會水土保持辦理2018社會-生態生產地景韌性國際研討會國內外學者與參與人員合影。(圖/農委會提供)

記者華少甫臺北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爲深化「裡山倡議」在臺灣實踐內涵,邀請歐洲、美國、日本共5國7位專家,於2月26日假臺灣大學辦理「2018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的韌性國際研討會-生態防減災」。

本研討會主題包含「生態防減災政策與實踐方法」、「裡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IPSI)運作模式」、「農村再生與裡山倡議在臺灣的成就挑戰」等提供多種新思維,如利用自然和人工基礎設施降低地景發展風險野溪治理的生態檢核及生態防減災對生物多樣性公約的實踐。會後以綜合座談之方式,讓與會人員與邀請學者進行面對面交流。研討會中各國專家分享世界最新概念與執行成果,並藉此機會就農村經濟發展與環境開發間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強化我國未來辦理農村再生及臺灣農業生產環境開發與保育工作之參考。

▲威廉·鄧伯(William Dunbar)協調專員針對裡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及生態防減災進行演說。(圖/農委會提供)

本次研討會後安排赴臺中市豐原區公老坪社區苗栗縣造橋鄉龍升社區參訪。公老坪社區以傳統砌石坡地有效利用自然資源,社區也使用太陽能建置水資源調配系統讓自然資源更有效利用,另外獲金質獎肯定的龍升社區桉心園農塘活化,則是透過友善環境的工程讓廢棄農塘重獲新生、復耕農地。透過現地訪視,讓各國專家瞭解臺灣目前農村土地及水資源使用現況,更充分的就農村永續發展策略經驗進行交流。

▲法布里斯·赫諾(Fabrice G. Renaud)教授和與會人員分享交流。(圖/農委會提供)

水土保持局林副局長長立表示,透過本次研討會的舉行,可促進國際間環境友善開發利用與生態防減災之策略互動與分享,並拓展臺灣農村再生及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國際能見度。林副局長同時強調,水保局以農村經濟發展融合生態保育的「生態根經濟」爲裡山倡議在臺灣的推動主軸,透過國際間新型態友善環境且低度衝擊的開發或使用模式,逐步落實農村發展經濟的同時兼顧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的保護,提升農村在面臨各項變遷的韌性,以達到營造友善、安全、永續經營的農村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