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轉型“綠”意濃 激發高質量發展新潛能
本文轉自:人民網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在綠色發展的浪潮中,我國能源行業近年來交出一份令人矚目的“成績單”,綠色工廠遍地開花,海上風電波瀾壯闊,新型儲能技術日新月異,產業轉型的“綠色”未來充滿希望。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8月底,全國累計核發綠證18.41億個。其中,風電6.82億個,佔37.05%;太陽能發電4.13億個,佔22.45%;常規水電6.29億個,佔34.13%;生物質發電1.16億個,佔6.3%;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128萬個,佔0.07%。
近日發佈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提到,中國的能源轉型,立足於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體系,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保障,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國清潔能源發展進入快車道。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過去十年間,中國能源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約39萬億元,每年平均近4萬億元,一次能源的生產能力增長35%,有力支撐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我國建立起完備的能源裝備製造業產業鏈,從新能源、水電、核電、輸變電、新型儲能等領域技術創新不斷加快,推動清潔能源產業成長爲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新支柱。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綠色轉型成績依舊亮眼: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超過50%;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35.2%;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爲82.8%;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爲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組件和60%的風電裝備……
在能源轉型實踐的探索上,各地涌現一批典型案例。在四川德陽,某氫能全產業鏈科技創新項目實現了多能互補耦合、探索工業園區綠電供應新模式;在陝西寶雞,眉縣城區中深層地熱能供暖項目採用中深層地熱水熱型地熱能利用的方式,完成30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清潔能源供暖及改造;山東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平穩運行,有效解決了低滲透油藏的開發難題,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多贏共進。
“我國能源轉型成就體現爲四個‘新’。”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是清潔能源發展實現新跨越;二是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三是綠色能源技術實現新突破;四是能源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我國能源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不僅是中國能源轉型之路欣欣向榮的生動寫照,更是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強勁動力。”業內專家表示,
近期,全國各地積極探索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的轉型之路。在新疆,哈密南-鄭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等重大項目,通過新能源與火電的協同外送,有效提升了新能源電力外送比例;魯能寧夏鹽池智慧風電場的成功建設,展示了風電領域“風、機、場、網”全要素的智能化管理;在內蒙古,烏蘭察布“風光火儲氫一體化”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的推進,則爲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能源領域的綠色轉型之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邁進,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力。數據顯示,十年來,中國累計淘汰煤電落後產能超過1億千瓦,電力行業污染物排放量減少超過90%。全社會終端用能電氣化率達到28%。
“科技創新是中國能源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能源行業將持續強化科技創新第一動力作用,重點要抓好充分激發創新活力、大力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強化成果轉化應用三個方面。
“未來一段時期,能源改革創新要圍繞好‘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兩個主題,着重關注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的對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表示,當前,需加快能源領域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持續重視交能融合等“能源+”新領域的研究推進,不斷構築支撐能源轉型的先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