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希望交換探月數據和計劃,我們該答應嗎?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曾發表了一通頗具爭議的言論,“在國際體系上,你不在餐桌上,就得在菜單上”。

這話聽着不地道,也很殘酷,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下,現實就是如此,自己要是沒點實力,別人不可能尊重你,甚至想吃掉你。只有自己強大了,纔會贏得對手的尊重

這一點,在中美航天博弈上,展現地淋漓盡致。擱幾十年前,對於中國的航天計劃,世界霸主美國估計懶得瞧一眼,現在中國的航天技術追上來了,美國開始主動接觸中國。

日前中科院、國家航天局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三部門聯合發佈了一份文件,最引人矚目的內容,確定了中國載人探月的時間:2027年前。

按照文件規劃,中國要在三年內,實施載人探月。關注中國航天事業的人都知道,咱們的航天科技人向來穩重,追求穩紮穩打。

在技術層面上,沒有十足的把握,不太可能放出這麼一個明確的時間。既然敢定在3年內,那就說明中國的載人探月技術,發展地相當成熟了。

結果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坐不住了,其在2019年發佈了“阿爾忒彌斯”計劃,準備在時隔半個世紀後,再搞一回載人登月。

面對中俄印等國在航天領域的追趕,NASA想通過再次載人登月,鞏固美國在航天領域的霸主地位。

按照“阿爾忒彌斯”計劃,NASA要在2024年把美國宇航員再次送上月球。

選擇這麼一個時間點,是因爲NASA當時預感到,中國探月技術的飛速進步,即將具備載人探月的實力,一定要趕在中國前把這件事給辦了,否則航天霸主的地位將被動搖。

然而事與願違,“阿爾忒彌斯”計劃自從啓動以來,進展地很不順利,先是執行這一計劃的運載火箭和載人飛船出現了問題,隨後宇航員登月的宇航服也出問題了。

這讓NASA意識到,儘管此前擁有載人登月的技術和經驗,但是再搞一回,仍舊是困難重重,爲了保險起見,NASA不得不宣佈,將載人登月的時間往後推遲幾年。

但是現在美國連自己在太空的宇航員,都無法安全接回,而且從美媒的一些報道來看,即便推遲幾年,NASA的技術團隊也不一定能搞定技術難題,“阿爾忒彌斯”計劃很有可能無限延期。

按照咱們原先的計劃,本來是在2030年前完成載人探月,但這一次發佈的規劃將這一時間提前了3年。

這麼一來,留給NASA的時間真的不多了,着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可是着急也不頂用,得想辦法解決問題,這不美國就找上門來了。

日前NASA局長納爾遜在出席第75屆國際宇航大會時,向媒體記者表示,中美兩國可以在月球上“建立可持續的存在”,雙方需要討論探月計劃,並且交換數據。

NASA上趕子追着和中國接觸,生動的闡釋了什麼叫“當年的你對我愛搭不理,現在的我讓你高攀不起”。

到底是什麼讓NASA的一把手放下身段,來求中國了?

答案顯而易見:資金和技術。咱們都知道,載人探月很燒錢,當年美國爲了實施“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耗資數百億美元。

有機構算過,這筆錢要是放在現在,估計需要數千億美元。沒有充裕的資金,根本完不成這一任務。

美國對此非常清楚,所以在實施“阿爾忒彌斯”計劃時,NASA拉攏了一大票盟友,目的就是讓盟友出錢,分攤美國的成本。

可是這些盟友,只想搭美國的便車,卻不想買票,費用大頭還得NASA自己出,但是國會就給那麼些錢,根本不夠用。

NASA主動接觸中國,並不是說讓中國直接帶錢投資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而是通過一些合作,拿到載人登月前需要的數據,這樣就可以跳過這一步,如此一來就能節省一大筆開支。

除了節省資金外,NASA明顯也看中了中國在探月領域的技術儲備。

目前中國通過“嫦娥”探月計劃,兩次採集到了月壤,另外中國的載人探月服,研發也比較順利,這些都是令美國垂涎三尺的東西。NASA要求和中方一起討論,無非就是想套中國的技術。

對於NASA的心思,中國看得很透,不過咱們早就說了,不反對中美航天合作,中國的載人探月是開放性的,歡迎各國參與。

但參與的前提是平等互惠,總不能只想從我們這獲得好處。

對美國來說,想和中國坐在一張桌子上,探討月球相關的東西,先得把阻礙中美航天交流合作的“沃爾夫條款”給撤了,否則一切免談!